查詢

感皇恩·別情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失調名
下一篇詩文: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騎馬踏人紅塵,再次來到京城,戀人的容貌還像以前一樣如花一樣漂亮。和舊愛的歡聚才開始,又要離別,帶來了新的憂愁。與戀人沒能完成雲雨歡會,天就要亮了。
遠隔千里,令人腸斷;翻越穿行於關山古道之間,回頭悵望京都高城和天際一樣遙遠,如同天外一樣遙遠不可見。滿懷的離愁別恨,都交付給落花和啼鳥。戀人在何處呢?青春在離愁中,已經迅速地逝去了!

註釋
感皇恩: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雙調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韻。
“人面”句:翻用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此處謂仍見到了故人。
新愁:此指乍見又別之愁。
巫山曉:暗示又將分離。該典出自宋玉《高唐賦序》,其中寫宋玉答楚襄王問時有下面一段話:“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天杳:和天際一樣遙遠。
也:語助詞。

參考資料:

1、吳熊和主編.唐宋詞精華 上:太白文藝出版社,2001.01:第743頁

2、史傑鵬著.宋詞三百首正宗:華夏出版社,2014.03:第396頁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這首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因故曾離開汴京,多年重回故地,見故人無恙,為了抒發“乍相逢,又相別”的離情別緒,於是寫下了這首《感皇恩》。

參考資料:
1、唐玲玲主編.愛情經典:海南出版社,1997.10:第261頁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詞的上片寫乍逢又別的惆悵,下片寫已別還思的眷戀。全詞描寫了詞人與故人暫聚又別為內容,抒發人生易老、聚少離多的悲苦心情。這首詞在藝術上,層層渲染。如寫離別,從初別時的留戀之情,到別後的種種離愁,後來的“滿懷離恨”,步步遞進,頗具韻味。

  上片寫與故人久別重逢的相聚之歡,但歡不掩悲。內容鋪展,井然有序。“騎馬踏紅塵,長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之句,是先寫又回“長安”,重見故人“紅塵”一詞,在這裡除了指熙熙攘攘的繁華所在外,也可指隨風化塵的遍地落花。這樣一來,其中也便含有歸來晚、春已老的慨嘆;蘊義頗豐。“人面依前似花好”之句可知這個久別重聚的故人應是詞中男主人公所愛戀的女子。

  “舊歡才展”四句寫剛聚又散、歡中帶悲、悲歡混雜的情緒。“未成雲雨夢、巫山曉”這裡使用巫山雲雨的典故,暗喻男女歡會之情,對多情人偏偏不能常會、歡會時短的情景作進一步渲染,意思是說:與久別的戀人還未能很好地再續前緣,就被無情的黎明破壞了。

  下片抒寫才相逢又分手遠去的悲苦心情。“千里斷腸”三句是寓情於景,悽悽涼涼:迢迢千里作遠別,已令人心痛腸斷;翻越穿行於關山古道之間,回頭悵望京都高城已不可見,如仙的美人已隔在漠漠雲天之外,這更摧人心肝。

  “滿懷離恨,付與落花啼鳥”二句則是直抒胸中的無可奈可之情:把離情別恨交付給落花,交付給啼鳥。這是典型的移情手法,用花自飄落、鳥自啼鳴象徵人生聚散無定、一切都由它去吧的消極心緒。

  “故人何處也?青春老”句中的“故人”,即詞中男主人公所戀之人:令人繫戀難忘的故人如今在哪裡?人生苦短,青春華年的離愁的催化下,已經迅速地逝去,全詞便在充滿憂傷地對戀人呼喚與思念中結束。

  這首詞風格悲涼深沉而渾樸,手法多樣。尤其在佈局謀篇方面更具特色,它層次分明、結構緊湊,一環扣一環,層層鋪展,把詞中人悲歡離合的每一個感情節奏,都強烈地顯示了出來。

參考資料:
1、唐圭璋等著.唐宋詞鑑賞辭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09:第1060頁
展開↧
詩文作者
趙企
趙企
趙企字循道,南陵(今屬安徽)人。宋神宗時進士,仕至禮部員外郎。大觀年間,為績溪令。宣和初,通判台州。仕至禮部員外郎。事蹟散見於《宋詩紀事》卷三八、《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二。企“以長短句詞得名,所為詩亦工,恨不多見” 

24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