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尋拜襄州刺史。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

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备所见,孤贞每自饬。

徇禄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时,朝野两荐推。

一朝趋金门,十载奉瑶墀。入掌迁固笔,出参枚马词。

吏部既三践,中书亦五期。进无负鼎说,退惭补衮诗。

常恐婴悔吝,不得少酬私。嗷嗷路傍子,纳谤纷无已。

上动明主疑,下贻大臣耻。毫发顾无累,冰壶邈自持。

天道何期平,幽冤终见明。始佐庐陵郡,寻牧襄阳城。

彤帏荷新宠,朱黻蒙旧荣。力薄惭任重,恩深知命轻。

饬徒留前路,行子悲且慕。犹闻长乐钟,尚辨青门树。

慈亲不忍诀,昆弟默相顾。去去勿重陈,川长日云暮。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塞垣行(一作崔融詩)
下一篇詩文: 大漠行(一作胡皓詩)
詩文作者
崔湜
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於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後依附於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後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後,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後,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並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剷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30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