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生草泽间,鼓腹歌唐虞。
奈何际板荡,夺剑当前驱。
千金酬壮士,白璧买良姝。
放浪裘马间,嗜酒纵樗蒲。
市朝既变更,部曲归里闾。
三十始读书,谬为章句儒。
闭门谢宾从,穷巷生寒芜。
南山既啸傲,击节聊自娱。
故人西北来,将归沧海隅。
自言河岳英,以俟观风车。
忽忽仆马疲,寥寥岁云徂。
积雪照天地,严冰寒江湖。
祖席临东门,欲发仍踌躇。
赠之五云章,饮以双玉壶。
林鴻,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後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縣城宏(橫)街人。
洪武初年,以《龍池春曉》和《孤雁》兩詩得到明太祖賞識,薦授將樂訓導,洪武七年(1374年)拜禮部精膳司員外郎。年未四十自免歸。善作詩,詩法盛唐,為“閩中十才子”之首。詩法盛唐,書臨晉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縣誌·人物誌》記載:“……先朝遺老如吳海、陳亮輩皆極推許。而一時才士如鄭孟宣、高廷禮、周又鉉、黃鉉之、林伯璟、林漢孟之流,皆從之遊。其後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揚、陳仲完、鄭公啟、張友謙、趙景哲諸名人,以詩名於時,又私淑於鴻者也……”。《四庫全書提要》中說:“況高棅尚不免庸音,鴻則時繞清韻。”歐應昌《瑞巖山志》曾收錄林鴻《遊瑞巖》一詩。
林鴻著作有《林鴻詩》1卷、《鳴盛詞》1卷、《鳴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閩中十子詩抄》一書,收錄有林鴻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