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郡县一百八,无有一城无战场。
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
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
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
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
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
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
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不闻开门战,但闻开门迎。
吁嗟乎!平原太守乐陵令。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溮河區人。自幼聰慧,八歲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並任內閣。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陝西提學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壇四傑”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其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性耿直,淡名利,對當時的黑暗政治不滿,敢於直諫,曾倡導明代文學改革運動,著有辭賦32篇,詩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復集》38卷。墓地在今信陽師範學院大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