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独漉,驱车折轴。
不畏折轴,但畏车覆。
芃芃者莸,生彼中衢。
虽有兰蕙,当门则锄。
同行窃金,相顾道左。
我实不知,彼则畏我。
食荼知苦,食梅知酸。
狐裘之敝,可以御寒。
有虎斑斑,伏于林下。
我欲射虎,愧无劲弩。
肃彼北风,渡彼中流。
岂不怀忧,与子同舟。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溮河區人。自幼聰慧,八歲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並任內閣。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陝西提學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壇四傑”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其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性耿直,淡名利,對當時的黑暗政治不滿,敢於直諫,曾倡導明代文學改革運動,著有辭賦32篇,詩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復集》38卷。墓地在今信陽師範學院大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