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木蘭花慢·斷橋殘雪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等闲。冸寒睍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半倚云湾。孤棹晚、载诗还。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东阑。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鵷斑。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戀繡衾
下一篇詩文: 曲遊春·禁苑東風外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為了把梅花的資訊尋覓追趕,我低聲吟哦,雙袖緊掩,暮色蒼茫,連馬鞭都浸透了冬寒。自從放鶴的詩人永逝之後,月下的暗香,月中的疏影……這詩句也似被冷凍在湖裡的孤山。但,總有一天寒冰消解,陽光璀燦,到那時,看滿城春色融融,伴隨御溝的流水來到人間。還有這碧瓦隴中,竹根籬邊,美好的殘雪縱然為期短暫,而我卻要在垂柳邊畔解鞍小駐,盡情飽覽。
翠竹一片,半倚佈滿濃雲的水灣,天色將晚,看扁舟一葉,正滿載詩情歸來靠岸。即使醉魂夢魄到此也該清醒,因為這裡有畫橋第二,還有鏡匣般的湖水漾動著初三的月船。是誰在東邊的花園裡踏出珠玉般聲響?卻嗔怪冰冷泥滑,濺溼了錦鞋上繡下鳳鳥似的圖案。而我見到的卻是晴空輝映新漲的綠水,還有,謝靈運夢中的春草池塘,聽園林裡鳥兒的鳴聲正在變換。

註釋
斷橋殘雪:西湖十景之一。斷橋在西湖孤山的側面,裡湖與外湖之間。
覓梅花資訊:梁簡文帝有《雪裡覓梅花》詩:“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擁:合攏一起。
吟袖:詞人的衣袖。
自放鶴人歸:北宋林逋結廬孤山,梅妻鶴子,終身不仕,縱情山水。
等閒:不留意,轉眼間。
泮(pàn):冰雪融化。
晛(xiàn):陽氣浮動。
瓦隴:屋頂以瓦敷成的行列。
竹根:籬邊。
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裡指翠竹。
奩(lián)月:玲瓏的月亮。奩,婦女用的鏡匣。
東闌(lán):猶言東園。闌,通“欄”。
步玉:踏雪。
錦鵷(yuān):飾有鳥的錦制女鞋。鵷,傳說中與鳳凰同類的鳥。
謝池: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句,故稱“謝池”。
夢草:《南史·謝惠連傳》稱,謝靈運夢見他弟弟謝連惠,文思大暢,故稱“夢草”。

參考資料:

1、周篤文.《宋百家詞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291

2、段立超.《宋詞名篇賞析》.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232

3、劉乃昌,朱德才.《宋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839

4、陶爾夫.《宋詞百首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394

5、程豔傑,靳豔萍.《宋詞三百首精讀·故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952-953

6、陶爾夫.《宋詞今譯》.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557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此詞作於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是作者青年成名之作,並是在楊纘的改詞協律後定下的。

參考資料:

1、王志民.《宋詞精華》.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354

2、陳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詞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211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覓梅花資訊,擁吟袖、暮鞭寒。”一起三句從尋梅踏雪落筆,風致高雅,籠罩全篇。“擁”字尤見工煉。梅妻鶴子的林和靖,當年曾在附近的孤山結廬,蓄有兩鶴。和靖常遊山水。客至,令童子放鶴。林逋見之,即棹舟歸去。“放鶴人歸”,說明林逋等高士今已不在。“月香水影”,用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意。此“放鶴”三句,以古襯今,反跌有力。就其所在,曰梅、曰鶴,皆自然貼切,挪置他處不得。言“寒”、言“冷”,正狀雪後,暗切題面。下文“泮寒晛暖”,亦“殘雪”之意。繼以“看融城、御水到人間”,則意境頓開,筆墨恣放。歇拍“瓦隴竹根更好,柳邊小駐遊鞍”二句,寫入、寫景,清新可喜,頗見思致。

  開頭六句,前三句情調高昂,後三句則婉轉曲折,今昔情景相較,顯得跌宕有力。詞人感情起伏盪漾,反覆詠唱之間,更覺它韻味悠遠。難怪《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該詞謂“敲金戛玉,嚼雪盥花,新妙無與為匹”,可謂貼切。

  換頭,承上寫景。翠綠的竹林“半倚雲灣”,是格外清雅的境界。接下來,“孤棹晚、載詩還”,拍到遊人自身。上應“吟”字,鉤鎖緊密。向晚湖上之悄寂,全從“孤”字透出。“醉魂醒處”,由痴而驚,由驚而醒,寫美景透過一層。也隱隱可見少年詞人詩酒風流的神貌。“畫橋第二,奩月初三”,玲瓏剔透,正是所謂“敲金戛玉,嚼雪盥花”的妙句,把一種承平公子流連風物的華美詩情寫得委婉盡致。

  在下片中,“琅玕”、“東闌”兩個獨語句對景物空間的轉移起了提示作用。“有人”諸句非指旁人,正是詩人及其遊侶之謂,側筆一寫,轉覺有趣。

  為補足斷橋殘雪“殘雪”之景,詞人措置裕如,又拈出歸途所見的另一則讓人忍俊不禁的趣事,東邊的花園裡,有人曼妙地悄提翩翩長裙,輕挪碎步,嗔怪薄冰漸化,殘雪正融,路滑泥溼,浸染濺汙了有鸞鳳圖案的錦緞繡鞋。在斷橋殘雪的風景畫框中嵌上神態活靈活現、怨氣十足、呼之欲出的淑女步玉,嗔怪雪水溼泥濺潤繡鞋立體小品圖案,不僅生活氣息濃郁,給夕靄暮嵐繚繞籠罩的清幽淡雅冷色調鋪陳的斷橋殘雪畫面,點上一抹鮮活明亮的色彩,使之動靜相諧相輔,活力四射,而且“冰泥,沁溼錦鵷斑”正恰恰扣緊“殘雪”這一關鍵詞。接著,詞人從“錦鵷”著想,亦可知其入之華富、其姿之俊爽了。回首上文,旨在賦景,而景中有人,便得姿態,是深知詞家三昧者也。

  結句“晴波漲綠”,言冰雪消融,春水漸生,已翻出盎然生機,然而此景蓋為作者心中所想,未必眼中所見。相傳謝靈運夢見測惠連,文思大暢,乃得“池塘生春草”之句。“謝池夢草”,即用此典,照應篇首,以詩情作結。全詞寫得清麗明秀,可以代表草窗早年詞風。才思橫溢,宜乎張成尋“驚賞敏妙,許放出一頭地”之語。

參考資料:

1、賀新輝.《全宋詞鑑賞辭典·第十一卷》.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31-32

2、林力.《宋詞鑑賞大典》.北京:長征出版社,1999:1731

3、張冰,全鳳榮.《歷代四季詠物詞賞析》.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654

展開↧
詩文作者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蘋洲、蕭齋,晚年號弁陽老人、四水潛夫、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落籍吳興(今浙江湖州),置業於弁山南。一說其祖後自吳興遷杭州,周密出生於杭州。宋寶祐(1253—1258)間任義烏令(今屬浙江)。宋亡,入元不仕。

周密擅長詩詞,作品典雅濃麗、格律嚴謹,亦有時感之作。能詩,擅書畫。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稱為“二窗”。與鄧牧、謝翱等往還。

158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