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春殘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金屑眼中翳
下一篇詩文: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又到了春天將盡時,這讓人怎麼走出翠綠的帷帳?
獨自一人站在落花前,細雨紛紛,燕子成雙飛去。
看到這一幕幕只覺得魂魄都將要失去,經過很多年夢境也不一樣了。
怎麼能夠忍受如此愁苦的傍晚,蟬在淒涼蕭索的夕陽下映出光輝。

註釋
春殘:春將盡。
翠幃(wéi):綠色的帷帳。帷,四周相圍而無頂的篷帳。
獨立:獨自一人站立。
微雨:小雨。
寓目:觀看,過目。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請與君之士戲,君憑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
斷:斷絕。
“經年”句:經年,經過一年或若干年。夢亦非,夢境也不同了。
那堪向:怎能忍受。那,通“哪”。向,語氣助詞,無實義。
夕:傍晚。
蕭颯(sà):蕭條冷落;蕭索。
暮:傍晚。
輝:光輝。

參考資料:
1、雅瑟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439 .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這首詩創作於唐末或五代時,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與當時逸士廖融等為詩友,經常共同作詩。該詩即作於某個暮春。

參考資料:
1、雅瑟.《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439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該詩寫女子春末懷人,反覆抒寫其觸景傷懷,憂思難解之情。詩中頷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成為千古名句。

  “又是春殘也”句點題,不拘一格。一句中,以“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少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增強了語氣,加強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對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分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一詞,體現出不堪的情緒。聯絡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著別離的苦痛。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此時又是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她不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所以說不敢出翠幃。再聯絡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痴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刻骨銘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為佳句。已是春殘,落花無數,而無數落花又極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此刻,這位女子,正當芳齡,卻獨立庭院,青春正在消逝,歡娛難再,她的命運和這春殘的落花,一模一樣。作者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悽然。暮暮天氣,微雨濛濛,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鬱沉悶的,更不用說是心事重重、愁思鬱悶的女子了。偏偏此時,一雙不知趣的燕子,在細雨中飛去飛來,顯出很自得的樣子,這就使她更加難堪了。燕子無知,尚能比翼雙飛;人屬多情,只能黯然獨立,此情此景,不堪忍受。詩人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花、雨、人、燕,本是純粹的“景語”,作者透過映襯、反襯,融情入景,把它們連成一幅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從而烘托出詩中女子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這兩句寫得細膩深刻而含蓄委婉,對偶工麗而無雕琢之嫌。頷聯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不失為精彩之筆。

  之後幾聯均寫其院中所見所感,主要是說她如何觸景傷懷,憂思難解,但與頷聯相比,反覆抒寫,意多重複,用語平淡。

  北宋詞人晏幾道名篇《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中,創造性地挪用了翁宏這兩句詩,他寫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兩句是詞中的精華所在,成了譚獻譽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380 .
展開↧
簡析 補充糾錯
  《春殘》是一首五言律詩,該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聯第一句點題,不拘一格。第二句活畫出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痴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刻骨銘心;頷聯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不失為精彩之筆;後二聯均寫其院中所見所感,主要是說其如何觸景傷懷、憂思難解。全詩細膩深刻而含蓄委婉,音情兼備,頗具藝術感染力。
展開↧
詩文作者
翁宏
翁宏

翁宏[約公元九一五年前後在世]字大舉,桂嶺(今廣西賀州市桂嶺鎮)人。生卒年均不詳,不仕。入宋,寓居昭、賀間。與王元、廖融等交遊唱和。《宮詞》(一作《春殘》)等詩最為當時所稱。所作詩今存三首。

15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