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題招提寺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涇州觀元戎出師
下一篇詩文: 閏春宴花溪嚴侍御莊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招提精舍地勢好,石壁陡峭向江開。
山影深深水中映.鳥聲遙遙天上來。
明燈一盞傳歲月,深院無人長莓苔。
日暮山中萬物靜,磐聲清越送客回。

註釋
招提:梵語“四方”之譯音,本應譯為“招鬥提奢”,誤省作“招提”。“招提”一般作為寺名。精舍:舊時書齋、學舍,集生徒講學之所。後亦稱僧、道居住或講法之所為精舍。此處為後一意。
雙林:即娑羅雙樹之林,原為釋迦涅檠之處,後借指極樂淨土。
泠泠:形容磐聲之清越。

參考資料:
1、蔣述卓《禪詩三百首賞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1頁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奔逝的大江邊,聳峙著一座山峰,峰頂上陡起一道石壁,這就是招提精舍。由於其地勢峻峭,作者一見便為之叫好。這是非常人所選擇的構造屋宇的地址,也是常人不輕易涉足的領域。接著,作者既寫山寺的獨特環境,又語帶禪機地寫僧人進入的禪境。山影既可在水中消盡,則一切幻象與妄念亦可消逝在水中;天上既可傳來烏聲,這絕頂之上則或許亦可聞見天國妙音。一盞孤燈伴僧人渡過漫漫歲月,而菩提般若之智也如燈火代代相傳。深院莓苔自然是外人久所不至而生成。目色已暮,這方外之地更覺清靜,磬聲泠泠,替寺僧送走來訪之客。這一片清靜、超脫,只屬於那些深入禪道的人。

參考資料:
1、蔣述卓《禪詩三百首賞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頁
展開↧
詩文作者
戎昱
戎昱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陝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一說登進士第。肅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間,來往於長安、洛陽、齊、趙、涇州、隴西等地。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元年(766)入蜀,見岑參於成都。大曆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114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