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夜聞謝太史誦李杜詩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睡覺
下一篇詩文: 送思上人
詩文作者
高啟
高啟

高啟(1336-1374),漢族,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初唐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力辭不受。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著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85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