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

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怒波碎打寒星芒。

海底蛟龙睡初起,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

其时彼士兀然坐,澄心摄虑游窅茫。

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蓦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中央。

不自我先不我后,置身世界第一关键之津梁。

胸中万千块垒突兀起,斗酒倾尽荡气回中肠。

独饮独语苦无赖,曼声浩歌歌我二十世纪太平洋。巨灵擘地鑱鸿荒,飞鼍碎影神螺僵。

上有抟土顽苍苍,下有积水横泱泱,抟土为六积水五,位置落错如参商。

尔来千劫千纪又千岁,倮虫缘虱为其乡。

此虫他虫相间天演界中复几劫,优胜劣败吾莫强。主宰造物役物物,庄严地土无尽藏。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

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邻相望。

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西亚是也。

厥名河流文明时代第一纪,始脱行国成建邦。

衣食衎衎郑白沃,贸迁仆仆浮茶梁。

恒河郁壮殑伽长,扬子水碧黄河黄。

尼罗埃及河名。

一岁一泛溉,姚台姚弗里士河、台格里士河皆安息大河名。

蜿蜿双龙翔。

水哉水哉厥利乃尔溥,浸濯暗黑扬晶光。

此后四千数百载,群族内力逾扩张。

乘风每驾一苇渡,搏浪乃持三岁粮。

汉书《西域传》言:“渡西海不得风,或三岁乃达。”

西海即地中海也。

就中北辰星拱地中海,葱葱郁郁腾光铓。

岸环大小都会数百计,积气淼淼盘中央。

自余各土亦尔尔,海若凯奏河伯降。

波罗的与亚剌伯,二海名。

西域两极遥相望。

亚东黄渤谓黄海、渤海。

壮以阔,亚西尾闾身毒洋。

谓印度洋。

斯名内海文明时代第二纪,五洲寥邈殊未央。

蛰雷一声百灵忙,翼轮降空神鸟翔。

哥伦布初到美洲,土人以为天神,见其船之帆,谓为翼也。

咄哉世界之外复有新世界,造化乃尔神秘藏。

阁龙日本译哥伦布以此二字。

归去举国狂,帝国挟帜民赢粮。

谈瀛海客多于鲫,莽土倏变华严场。

朅来大洋文明时代始萌蘖,亘五世纪堂哉皇。

其时西洋谓大西洋。

权力渐夺西海谓地中海,用汉名也。

席,两岸新市星罗棋布气燄长虹长。

世界风潮至此忽大变,天地异色神鬼瞠。

轮船铁路电线瞬千里,缩地疑有鸿秘方。

四大自由谓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为自由、出版自由。

塞宙合,奴性销为日月光。

悬崖转石欲止不得止,愈竞愈剧愈接愈厉卒使五洲同一堂。

流血我敬伋顿曲,觅得檀香山、澳大利亚洲者,后为檀岛土民所杀。

冲锋我爱麦寨郎。

以千五百十九年始绕地球一周者。

鼎鼎数子只手挈大地,电光一掣剑气磅礴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张肺歙地地出没,喷沫冲天天低昂。

气吞欧墨者八九,况乃区区列国谁界疆。

异哉似此大物隐匿万千载,禹经亥步无能详。

毋乃吾曹躯壳太小君太大,弃我不屑齐较量。

君兮今落我族手,游刃当尽君所长。

吁嗟乎,今日民族帝国主义正跋扈,俎肉者弱食者强。

英狮俄鹫东西帝,两虎不斗群兽殃。

后起人种日耳曼,国有余口无余粮。

欲求尾闾今未得,拚命大索殊皇皇。

亦有门罗主义北美合众国,潜龙起蛰神采扬。

西县古巴东菲岛,中有夏威八点烟微茫。

太平洋变里湖水,遂取武库廉奚伤。

蕞尔日本亦出定,座容卿否费商量。

我寻风潮所自起,有主之者吾弗详。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水银钻地孔乃入,物不自腐虫焉藏。

尔来环球九万里上一沙一草皆有主,旗鼓相匹强权强。

惟余东亚老大帝国一块肉,可取不取毋乃殃。

五更肃肃云雨霜,鼾声如雷卧榻傍。

诗灵罢歌鬼罢哭,问天不语徒苍苍。

噫嚱吁,太平洋,太平洋,君之面兮锦绣壤,君之背兮修罗场。

海电兮既没,舰队兮愈张。

西伯利亚兮,铁路卒业,巴拿马峡兮,运河通航。尔时太平洋中二十世纪之天地,悲剧喜剧壮剧惨剧齐鞈鞺。

吾曹生此岂非福,饱看世界一度两度兮沧桑。

沧桑兮沧桑,转绿兮回黄。

我有同胞兮四万五千万,岂其束手兮待僵。

招国魂兮何方,大风泱泱兮大潮滂滂。

吾闻海国民族思想高尚以活泼,吾欲我同胞兮御风以翔。

吾欲我同胞兮破浪以飏。

海云极目何茫茫,涛声彻耳逾激昂。

鼍腥龙血玄以黄,天黑水黑长夜长。

满船沉睡我徬徨,浊酒一斗神飞扬。

渔阳三叠魂憯伤,欲语不语怀故乡。

纬度东指天尽处,一线微红出扶桑,酒罢诗罢但见寥天一鸟鸣朝阳。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浪淘沙
下一篇詩文: 賀新郎
詩文作者
梁啟超
梁啟超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時從師學習,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後從師於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此後先後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並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

戊戌變法失敗後,與康有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漸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學革命運動的理論倡導者。逃亡日本後,梁啟超在《飲冰室合集》《夏威夷遊記》中繼續推廣“詩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種詩中運用新名詞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等嚴詞抨擊,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援五四運動。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6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