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注重養德

注重養德
講究養生之道,必須注重道德修養,養生貴在養心,而養心首要養德。古代學者早就提出“仁者壽”的理論。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生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即有高尚道德修養的人,才能獲得高壽。
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對人友好,樂於助人,是養生重要的一環。《孫真人衛生歌》說得好:“世人慾識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這是修身養性的至理。唐代名醫孫思邈不受名利之誘,獻身醫道,為大眾解除疾苦。凡病家請求出診,他從不瞻前顧後,不考慮自己的吉凶安危,也不懼怕路途遙遠艱險,無論晝夜寒暑、飢渴疲勞,都要“一心赴救”,而且從不問地位高低,貴賤貧富,也不念恩怨親疏,一視同仁。他不僅在工作中不辭勞苦,而且在醫學研究上孜孜不倦,以古稀之年寫下了《千金要方》,直至百歲高齡,仍然思路敏捷,老而不衰,完成了《千金翼方》,至102歲去世。與此相反,缺乏道德修養的人,特別是那些被名利枷鎖困住手腳的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往往會未老先衰,自然難登“仁壽之域”。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仁者壽
下一篇: 順時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