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血液學家蘭德斯坦納與他的學生在以前科學家長期探索的基礎上,他們探明瞭輸血的奧妙,從那以後就減少了輸血反應。輸血開始大量的應用在挽救病得很重的病人身上,挽救了許多的生命。
雖然目前已經有了代用血、人造血,卻仍不能完全解決血源不夠的問題,還必須靠獻血來補充。
很多人都擔心,說血液是生命,血少了就會影響健康。
一個60公斤的人,體內大約有4800毫升血。在科學家多次實驗後表明,失血8%以下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水和無機鹽在短時間內就會得到補充。血漿蛋白質在兩三天內就可完全復原,白細胞需要1星期多的時間,紅細胞就慢些需要100~120天。
人體中血液的新陳代謝是很旺盛的,失血後的兩三天內紅細胞就會開始增加,一般在第五到第七天達到高峰。所以說少量失血還有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呢!這一點醫學家從獻血隊員骨髓檢查中得到了證實。
另外,機體還有貯血的功能,平常多餘的血貯存起來,一旦發生了緊急情況,就會派上用場。所以說每次獻血200毫升,對人體機能是沒有多大影響的。但是,有的人在抽完血後會感到頭暈、眼睛發花,這也是有可能的。第一是因為精神過於緊張,第二是因為血容量突然的減少,喝一點糖水就會變好了。
熱門工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