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科學家們要研究隕石?

1976年3月8日下午,吉林上空突然奇蹟般地出現了耀眼的光球,接著劇烈的爆炸聲,光球好象煙花一樣向四周放射,“石雨”紛紛降到地面上。這是20世紀人們所見過的最宏偉的隕石雨,範圍廣泛到500多平方千米。地質科研人員收集到的隕石大約有100多塊,其中3塊的重量均超過100千克,最大的一塊重量達1770千克,超過了美國地質科研人員收藏的1078千克的“世界之最”的隕石,而成了世界隕石“冠軍”。

隕石,稱天落石。根據所含的成分不同分為鐵隕石、石隕石和石鐵隕石3類。它們都是宇宙空間降到地球表面的天體物質。根據天文學家計算,每天由宇宙空間進入到地球大氣層的宇宙物體重量超過了5萬噸。

這些從宇宙太空來到人間的“客人”,是空間科學家和天文學家最喜歡接待的“貴賓”。透過對隕石的研究和探索,有利於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澳大利亞科學家曾經對一塊碳質球粒隕石進行探測研究,因此發現了18種氨基酸和甲醛等其它物質。對隕石的結構、構造、成分分析和年齡的研究,在人類探索、認識太陽系的開始和宇宙生命的開始等問題上都有會有很大的科學價值和意義。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