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必須透過X射線“尋找”黑洞?

尋覓黑洞已經成了許多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一件事。但是黑洞既然是黑得連光線也無法從它表面逃脫,又如何去發現它呢?但天文學家卻有辦法。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X射線源辨認法。

落向黑洞的物質(包括光)儘管一去不回,但是落向黑洞的氣體,在到達黑洞看不見之前,會一直繞著黑洞在軌道上旋轉最終形成氣盤。氣盤中相近各層之間的氣體由於相當劇烈的摩擦生熱,最後導致發射X射線。這X射線也正是氣體進入黑洞前的最後蹤跡。但是,氣體落向中子星或者白矮星時也同樣會放出X射線。怎麼辦呢?那必須得進一步考察X射線源的質量。如果它的質量超過太陽質量的2倍,就有可能是黑洞。天鵝X~1也正是這樣一個候選者,並且這顆X雙星看不見的伴星的質量已經超過了6個太陽質量。黑洞,尤其是星系級大黑洞的超大引力,可以使來自遠方的星光發生偏折從而產生巨大“引力透鏡”效應,從而使位於它後面的天體逐漸放大或變化,於是形成了探測黑洞的另一途徑。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