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箸是什麼意思 箸的解釋 箸怎麼讀

“箸” 字共有 14 畫,拼音:zhù,注音:ㄓㄨˋ,部首:竹,筆畫數:14 畫,字型結構:上下結構,五行:木,五筆:TFTJ,Unicode編碼:U+7BB8,鄭碼:MBM,倉頡:HJKA,“箸”字筆順為: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簡體 繁體
拼音 zhu 音標 zhù
部首 結構 上下結構
五行 五筆 TFTJ
筆畫 14 畫 繁畫 15 畫
注音 ㄓㄨˋ Unicode U+7BB8
鄭碼 MBM 倉頡 HJKA
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箢 [ yuān ]
下一個字: 箝 [ qián ]
【箸】的意思 補充糾錯

zhù
筷子。
一種生在南海岸邊沙中的竹子。
古同“著”,明顯。

筆畫數:14;
部首:竹;
筆順編號:31431412132511


【箸】的詳解 補充糾錯


zhù
【名】
(形聲。從竹,者聲。本義:筷子。又作“筯”)同本義〖chopsticks〗
羹之有菜者用梜。——《禮記·曲禮》。注:“今人或謂箸為梜。”
紂為象箸,而箕子唏。——《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李白《行路難》
輟箸嘆曰。——清·周容《芋老人傳》

亦輟箸曰。

獨一箸間。
又如:長箸(較長的筷子);箸長碗短(比喻餐具凌亂不齊);箸筩(盛筷子的竹筒);箸子(筷子)


zhù
【動】
通“著”。顯明;顯示〖manifest〗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荀子·強國》
致忠信,箸仁義。——《荀子·王霸》
撰寫,寫作。後作“著”〖write〗
箸《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後漢書》
及稍定漢諸儀法,皆叔孫生為太常所論著也。——《史記》
又如:箸錄(記載;記錄);箸論(著作,論述);箸撰(撰述;寫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