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大布沙林對婆羅門人的首席哲學家白得巴說:“請你給我舉例說明兩個知心好友受到壞人的謠言離間和挑撥,因而互相仇視的情況。”
白得巴說:“兩個好友受到壞人離間挑撥時,很快就會斷絕友誼,迸而互相敵視。這裡有個顯明的例證”:
大司太彎地方,有一個老人,有三個兒子,都已或年。三個兒子都不務正業,專門講究揮霍打扮,因此常常受到父親的呵責。
一天,父親對三個兒子說:“要做一個英雄好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要想具備這二個條件,又必須學會四件本領。哪三個條件呢?就是:一、金錢,二、地位,三、陰功;哪四件本領呢?就是:一、會以最好的方法賺錢,二、會把金錢處置得當,三、會利用金錢生產,四、會用金錢來改善生活,並和親友們共同享受。若是沒有這幾件本領,生活就不能如意了。因為,不會賺錢,就沒有生活所需的用費;有錢而不會處置,就不能保住它;既不能保住又不會使之生產,那末,無論怎樣節衣縮食,也總有用盡的一天。正則眼藥一般,每次使用不過幾滴,但終久是會用盡的。就算能夠使金錢生產了,但是,假如不善於使用,該用的不用,不該用的反而用,這和無錢的人就沒有區別了。並且,金錢多了,也有害無益。如同蓄水池一般,水越灌越多,若是沒有相當出路,那末,水滿之後,必定會溢位。或許還會把水地衝垮,使滿池的水,一流而盡。”
三個兒子聽了這席話,一個個大受感動。於是,各人立志出外謀生。
最大的兒子發奮離家之後,趕著牛車到邁蒙地方去,路經一處泥塘,拉車的黃中失足陷在泥塘裡,無法脫身。大兒子盡了最大的努力,無奈仍然不能把黃牛從泥塘里拉出來。他想,也許水乾之後,黃牛就能夠自己從泥塘裡走出來,於是他囑咐僕人守候著黃牛,自己先走了。僕人在那裡等了一天,覺得一個人守在路途之中,非常孤寂,就撇下這頭陷在泥塘裡的牲口,徑自追趕主人去了。
僕人趕上了主人,便撒謊說:“如今我特來報告主人。那頭黃牛已經死在泥塘裡了。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運數既盡,無論怎樣防禦,也是無益。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正如那沙漠中的旅行者一樣。據說,有一個人在沙漠中旅行,一路上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生怕遇見猛獸。因為,這人早就聽說這條路崎嶇險惡,並有猛獸出沒,危險非同小可。走到中途,果然來了一隻惡狼,攔住去路。他看見惡狼迎面而來,自然恐怖萬分,四面張望,想找一個適當的地點躲避。遠遠看見河對岸有個村莊,他連忙拼命向那村莊跑去。跑到河邊一看,上游下游都沒有橋樑,這時惡狼已經趕到了,慌忙間他只得投身下水,可是他並不會游泳,下水之後,幾乎淹死。幸好村人發覺得快,才把他打撈出來。這時他驚魂稍定,因見河畔有一間小屋,便想進去休息片刻。不料才一進門,就看見一夥土匪搶劫了一個商人,正在那兒分贓,並且還打算殺害那個商人。這人心中驚恐已極,回身跑回村莊,倚在一堵牆上喘氣。忽然那堵牆倒下來,正巧把他壓死了。”①選自《卡里來和笛木乃》。《卡里來和笛木乃》實為印度《五卷書》的阿拉伯文字。由於文字優美,成為阿拉伯古代散文的典範,並對西方有極大的影響。
主人聽了之後說道:“你說的一點兒不錯。”
再說陷在泥塘裡的那頭黃牛,僕人走後,它就自己掙脫出來,走到一個水草豐美的所在,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身體漸漸肥胖起來。每天除了吃喝,還洋洋得意地高聲叫唱。
離此不遠有一座大森林,森林裡有一頭雄獅,是當地的百獸之王。所有虎、豹、豺、狼各種野獸,沒有一個不是它的臣民。大家都稱它獅王。獅王素來獨裁專制,威權很大,每天幽居在深宮裡,不必操勞,一切飲食,自然會有臣民送到口邊。獅王原來沒有見過黃牛,也沒有聽過黃牛的叫聲。這時忽然聽見黃牛的喊聲,大為恐怖,但是它不願意讓臣民們發覺它畏懼的心情。
獅王的侍從中有兩隻狐狸,一隻名叫卡里來,另一隻名叫笛木乃。兩隻狐狸都聰明伶俐,精通世故。有一天,笛木乃問卡里來道:“獅王每天安享宮貴,無所事事。這是什麼道理呢?”
卡里來答道:“這件事與你有什麼相干?你管這種閒事做什麼?我們是沒有地位的侍從,怎麼能夠評論獅王的行動呢?請你最好不要再管這種閒事。凡是非分的事,要是勉強去做的話,一定會得到猴子那樣的結果。”
笛木乃問道:“那是怎麼一回事?”
卡里來答道:“據說有一隻猴子,看見木匠鋸木板;那木匠坐在木板上,用兩個木釘插在鋸縫裡面。猴子見了,非常詫異。後來,木匠因別的事走開了,猴子便跳上去坐在木板上,背向著釘子,尾巴拖在鋸縫裡面,學著木匠一樣工作。一會兒,把釘子弄脫了,木板的縫臺攏來,正夾住了它的尾巴,痛得它昏了過去。木匠回來,看見這種情景,沒頭沒腦打它一頓,打得它更加痛了。”
笛木乃說道:“這個故事,我已知道了。但是,凡與君王接近的,目的倒並不是為飽肚子。因為,肚子不過是裝東西的口袋而已,其目的卻是在揚眉吐氣,在朋友面前炫耀,使仇人畏懼。一般無志向的人,只要有些微成就,便洋洋自得,像狗一樣,得了一塊骨頭,就心滿意足了。至於有大志向的人,哪裡看得起蠅頭小利,卻時時在想著怎樣步步高昇,直到獲得最高的名利地位,才會滿意。正像獅子一樣,它本是要捕捉小兔的,因為看見了一頭驢,便捨棄兔子而去捕驢。我們只看見搖尾乞憐的狗,搖了半天的尾巴,只要得到一點麵包,便心滿意足。怎不再看一看那莊重的大象,食品送到它口邊,還等著人來代它搔癢,輾轉逢迎,它才肯就食。有德行而肯賙濟人的富翁,是永遠不朽的;反之,慳吝的人,卻不如早死。要是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毫無作為,隻日一飽,那末,還有什麼意思呢?”
卡里來說道:“你所說的我已知道了。可是,各人有各人的職位,要是職位適合自己的資才,就應該知足,這是無問題的。要是我們現在的職位,並不委屈我們的資才,那末,又何必再作非分的高攀呢?”
笛木乃說道:“名譽和職位,都是靠才幹謀得的。會運用才幹,就能由卑下的職位升到顯赫的職位;若無才幹,雖然有顯赫的職位,也難免要漸漸降低下來。由卑下而升為顯赫是困難的;由顯赫而降為卑下,卻很容易。譬如一方大石頭,抬上肩去,是很困難的;放下地來,就很容易了。我們原是有才幹的,我們為什麼不去圖謀高升呢?現在所有的這區區職位,哪能滿足我們平生的志願?”
卡里來問道:“你有什麼高見可以使職位高升呢?”
笛木乃答道:“我要趁此機會去見獅王。因為,獅王如今日益昏庸,部下早有上下相蒙的弊端。這時候,我若以忠言相諫,也許可以因此得到獅王的垂青,藉此飛黃騰達。”卡里來問道:“你從何知道有上下相蒙的情形呢?”
笛木乃答道:“憑我的細密觀察。凡是精明者,必定深知他的主人。由表面可以推測到內裡,由小處可以推測到大處,由言行可以揣度到心中的意願。”
卡里來問道:“你既不是獅王的相好,又不熟悉內宮的禮節,怎能取得最高的職位呢?”
笛木乃答道:“身體強壯的人,雖然不習慣挑擔子,但他不怕負亙擔。反之,身體衰弱的人,雖然每天在挑擔子,但他並不能勝任。”
卡里來問道:“做君王的,雖然不只與左右的人來往,但是他所接近的人,畢竟有所選擇。你呢?既不是獅王的左右,怎能達到這一目的呢?”
笛木乃答道:“你所說的我完全明白。但是在君王左右的人,並不見得有什麼殊才,他們還比不上一個早先離君王遠、後來才與君王近的人。我現在可以竭力設法與君王接近!”
卡里來問道:“假定你已經到了君王的面前,你將如何得到你所希望的職位呢?”
笛木乃答道:“設若我接近了君王,我必定去揣摩它的性情。它所好的,我必定贊助完成;它所不願意的,我便竭力反對。譬如:它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本身是好的,我便竭力去稱讚這件事情的好處,協助它成功,博取它的歡心;又譬如:它要做一件有害於它的事,我必定要解釋這件事情的害處,並且盡我的力量把不做這件事情的好處說出來。這樣逢迎它,它必定會另眼相看,使我滿足願望。而且,精巧的人,還可以顛倒黑白,錯亂是非,正如有名的畫師一樣。畫師繪在壁上的畫,人人看著是凸出的。其實並沒有凸出。他又能做凹入的畫,人人看著是凹入的,其實並沒有凹入,這一次,要是獅王賞識我的才幹,它必定著重我,親近我。”
卡里來說道:“照你這樣說來,我倒替你擔憂了。因為接近君王是時時有危險的。俗言說:‘有三件事情,只有愚昧的人才肯嘗試。一是接近君王,二是把秘密事告訴女人,三是服毒藥下肚去試驗其真偽。’嘗試這三件事情而能免於受其害的,那真是難找了。因此,常有人把君王比成陡峭的高山,山巔上有珍貴的珠寶,同時還有毒蛇猛魯種種可怕的東西,因此不但上去時困難,久住在上面,更是不容易的。”
笛木乃說道:“你說的不錯。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敢冒險,怎能達到目的?若是老怕不測的事而畏縮不前,又怎會得到大的成功?侍奉君王,駕駛航船,與敵人決鬥,這三件事情,沒有毅力和冒險的精神,絕對不能成功。仁義道德只有兩種人需要,這兩種人就是恃奉賢明君王的人和與道士修賢講道的人。大象有兩種職務可貴:第一是做一個自由的野獸·第二是做君王的坐乘。”
卡里來說道:“我祝你早日功成名就。”
於是笛木乃就去覲見獅王,向獅王祝福。
獅王問道:“這是誰?”
侍從答道:“這是某某的兒子某某。”
獅王說道:“你的父親,當年我倒認識。”接著又問道:“你現在住在哪裡?”
笛木乃答道:“我現在是獅王的門房。我時時盼望著效忠獅王。獅王的事務很多,也許有些事情,需要無名小卒去做。俗言說:‘人到一百,各有一得。’莫說人類、動物,就是最細微的東西,也有它的用處。一根無人要的細木條,也許掏耳朵時,就有人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