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末年,劉秀,(即後來的漢光武帝)部下,有一個將軍名叫吳漢,字子顏,南陽(今屬河南省)人。他為人耿直,不愛說話。訓秀起先並不怎麼重視他。後來,其他的一些將軍時常稱讚吳漢勇敢,才逐漸引起了劉秀的注意,拜他為偏將軍,不久升任為大將軍。
吳漢不但勇敢,而且對劉秀非常忠心。他出生入死,替劉秀拼命,幫助劉秀打下了東漢的天下。劉秀稱帝后,就又拜吳漢為大司馬。
每次出征行軍,吳漢總是伴隨劉秀,不離左右。夜間宿營,只要劉秀沒睡,他刀就恭敬地侍立一旁,不肯先去睡覺。有時打了敗仗,將士們垂頭喪氣,心慌意亂,而吳漢總是鼓勵大家,叫大家不要悲觀,應當振作精神,準備再戰。有一次敗仗之後,一般將軍又都灰溜溜地,情緒很壞。劉秀見吳漢不在身邊,便叫人去看看他在幹什麼。去的人回來說:“大司馬正在檢查刀槍,準備進攻的武器。”劉秀聽了,又感動又讚歎地說:“吳公差強人意!”
這段記載,見《後漢書·吳漢傳》。“差強人意”後來就成為一句成語,它形容某人或某事還不錯,比較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