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頭喪氣

[ 成語故事 ]

唐朝末年,政治腐敗,各地藩鎮自擁兵權,不聽朝命,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作為皇帝的昭宗李曄也不過是個傀儡罷了。當時北方有兩個勢力最強的藩鎮,一個是在今陝西地區的李茂貞,一個是在今河南一帶的朱全忠。兩者為了爭奪傀儡皇帝,以便把持朝政,展開了激烈的混戰。在京城長安,朝廷中的臣僚也隨之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宦官韓全海為首,站在李茂貞一邊;一派以宰相崔胤為首,以朱全忠為後臺。

李茂貞的根據地在陝西鳳翔,離長安較近,久已透過韓全海操縱著朝中大權。朱全忠當然不甘心,他以崔胤為內應,發動了一次武裝政變,率領大軍襲擊長安。

韓全海等慌忙劫持唐昭宗逃到鳳翔李茂貞那裡去了。朱全忠沒有達到目的,不肯罷休,繼續西進,大舉進攻鳳翔。李茂貞抵敵不住,連吃敗仗,城中糧盡,又無後援,弄得昭宗皇帝也要沒東西吃了,只得同朱全忠講和。這時,最感到難堪的當然是韓全海等人了。《新唐書·宦者列傳》記述這件事情說:韓等“自見勢去,計無所用,垂頭喪氣”而已,後來,李茂貞被逼把唐昭宗交出,並把韓等二十餘人一律斬首,朱全忠才解了鳳翔之圍,將昭宗“迎回”長安去了。

“垂頭喪氣”,形容懊惱失意的一種表情。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送窮文》中,也有這樣的話。它說:“主人(韓愈自稱)……結柳為車,縛草為船”,準備送走窮鬼們。可是窮鬼們一致聲辯,認為他們對主人從來只有保護,並無害處。說得似乎很有理由。“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燒車與船,延之上座……”。(參看“”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春樹暮雲
下一篇: 創業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