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之丘

[ 成語故事 ]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人,現在的山東曲阜縣就是他的故里。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成名的就有七十二人。因為我國曆代封建統治者多尊孔,不但稱他為“孔子”,還把他當作“聖人”。四千四百多年來,幾乎人人都知道他。

然而他在世的時候,倒不一定有這麼大的名氣。據《孔子家語》說:當時,孔子的西鄰住著一家人,卻並不知道他這位東鄰是個什麼人物,他每次見到孔子的時候,總是毫不客氣地直呼孔子的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到後漢時候,又發生過情況有些相似的一個故事。據《三國志·邴原傳》注,說:邴原,字根矩,年輕時,曾經出遠門打算找一位極有學問的老師。有人對他說:“離你家不遠的康成先生,不就是很有學問的好老師嗎?何必捨近求遠呢!”原來,這位康成先生,姓鄭名玄,是當時的儒學家,以“博通諸經”聞名,從遠地前往求學的弟子有幾千人。他原籍山東高密。邴原家在山東臨朐,和高密當時同屬青州。後來邴原就拜鄭玄為師,而且也成了有名的儒學家,兩人曾被並稱為“青州邴鄭”。但是,邴原當初卻並不知道家鄉有這麼一位名儒。所以當時有人說:邴原把鄭玄當作“東家之丘”了。

比喻不認識近在身邊的著名人物,就往往用“東家之丘”這個成語。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冬時之日
下一篇: 東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