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祿之災

[ 成語故事 ]

傳說,遠古時代,古帝顓頊的孫子,名黎,在顓頊之後,帝嚳即位時期當過“火正”(管火的官)。因為他為人正大光明,所以大家叫他“祝融”(祝,是正大的意思;融,是光明的意思)。祝融死後,他的弟弟吳回繼任為“火正”。後來,祝融的兒子陸終也當了火官。他們的為人都象“祝融”一樣正大光明,也都忠於職守。人們就把這兄弟、父子三個奉為火神。(見《通鑑》、《史記》等記載。)

後來,人們還因此把“祝融”、“回祿”作為火的代名詞。“回祿”是吳回、陸終的合稱,其實應作“回陸”才是。然而,不知怎麼錯寫成了“回祿”,而且早已習慣了。例如,把火災叫做“回祿之災”,或者說是“慘遭回祿”。唐朝柳宗元《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中說:“你的家雖然不幸被火燒光了,但是某些人對你的猜疑,倒也從此消除。因為這一下足以證明你原來並沒有什麼積蓄,你是清白不汙的。‘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這是祝融、回祿幫了你的忙啊)’!”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諱莫如深
下一篇: 黃絹幼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