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和貓頭鷹

[ 睡前故事 ]

公雞和貓頭鷹的故事

公雞和貓頭鷹對於眼睛的不同見解產生了爭論。

公雞說:“誰都沒有我認識的清楚,眼睛這東西白天能看清一切事物,一到晚上就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見了。”

貓頭鷹提出反對:“你的說法毫無根據,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眼睛只有在夜間才能看清事物,而白天見到的只能是白茫茫的一片而已。”

公雞堅持道:“不對!我在白天可以四處活動覓食,晚上就只能當夜瞎子寸步難行,事實最能說明問題。”

貓頭鷹毫不相讓:“你才不對哩,我為什麼要在夜晚捕鼠除害,而白天裡只能一動不敢動的蹲枝頭?原因就在於我白天看不見的東西到了夜晚都能看清,這就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事實!”

他們各執已見,爭論不休。貓在一旁聽了不禁發笑。

“你們全錯了,我的認識才是最正確的,”貓成竹在胸,振振有詞地說:“眼睛不但在白天能看清事物,晚上同樣能看得見,我捉老鼠就沒有白晝之分,這就是最好的說明。”

公雞和貓頭鷹的故事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用主觀片面的方法去看待事物,很難得到客觀全面的正確結論。一個事物的好壞不是絕對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人們心目中,往往有很大差別。因此,我們應多個角度看待問題,這樣才能客觀全面。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