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鶯嘆了一口氣:“不瞞姨姨,我從十歲到了戲班之後,還從來沒有獨自在江湖上行走過。這次離開師傅後,一是心中忐忑不安,二是急於趕路而飲食不周,飢一頓、飽一頓的。到了昨日傍晚時就感到身上鬆軟無力、兩腳沉重,還一陣陣地發冷,勉強走到山上的廟裡,就支援不住了。幸虧遇到了姨姨,不然性命都會難保,我可怎麼報答姨姨呀!”說著、說著,她不禁掉下淚來。
“可憐的孩子啊!讓你吃苦了。不過,你儘管放下心來,以後有了姨姨,你就不會再受罪了。”靈芝愛憐地將雲鶯摟在懷裡安慰道。
“姨姨,你真是我的親姨姨!”雲鶯在靈芝懷裡撒著嬌回了一句。
接著,靈芝又問雲鶯:“孩子,你要投的親戚是誰?”
雲鶯忙從包袱裡找出師傅交給的書信,遞與靈芝。
看完書信上的村名、人名,靈芝雙手一拍:“太巧了!你要投的親戚,恰與我孃家在一個村子上。你師傅的表姐夫還與我同宗,他叫我姐姐。按照你們梨園的規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既然師傅為父,那麼師傅的表姐就是姑姑。”說著,靈芝又想了一下,說道:“故而,我也算是你的姑姑了。”
“姑姑在上,受侄女一拜。”雲鶯來得也快,立即對靈芝福了三福。
雲鶯又在密室中將養了兩日,完全康復後,靈芝便陪她去了師傅的表姐家。
真是巧上加巧,她師傅的表姐過門後,一直沒有兒女,在靈芝的提議下,他們夫妻倆認雲鶯做了義女。
雲鶯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出走落難之人,竟會認下了義父義母;而那兩夫妻多年盼望兒女未得,今日卻從天上掉下來了一個如此美貌的閨女。而這樁遇難呈祥的人間佳話全由靈芝成就,可見靈芝是個送福之人。
接下來,雲鶯還有兩樁美事:
頭一樁就是過了半載之後,雲鶯拜靈芝為師,成了她的二弟子。
再一樁與如雪有關。
如雪的婆婆也是從山村裡嫁出去的,她與雲鶯的義父是姐弟倆。如雪的丈夫比雲鶯年長,所以如雪是雲鶯的表嫂。
如雪與雲鶯也是天生有緣,自從她倆一見面,便如同老友,一見如故。從此以後,這姑嫂倆親近無比、無話不說,並常有鴻雁往來。而且,雲鶯私下裡不叫如雪嫂嫂,而是叫她大姊姊。
……
時光如梭,雲鶯已然在山村中住了一年有餘。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雲鶯的義母看著女兒也不小了,就勸她:“乖女兒,以你的年紀,也該尋個婆家了,這可不是為娘心狠要攆你走啊!不知女兒想找一個何等樣的後生?”
聽到義母如此說,雲鶯羞赧地說:“娘!看你說的,女兒知道娘是心疼我。不過、不過,女兒對此事心中有數,請娘不必操心。”
雲鶯的義母聽她如此說,也不好再勸,不過她卻仍然放心不下。於是,有一日,她便去找到靈芝,提起了自己想勸雲鶯找婆家卻碰了一個軟釘子之事。
聽她把話說完,靈芝笑了:“弟妹有所不知,我那徒兒是早有心上之人的,自然她不用你給她尋個婆家了。”
接著,她就把雲鶯與她的師兄雲松早已盟誓的那段兒故事講給了弟妹,雲鶯的義母這才如夢方醒,也就此放了心。
不過,雖然當孃的放了心,而當女兒的卻並不松心。
雲鶯離開戲班已經一年有餘了,既沒有師傅的音訊、也不見師兄的書函。到了夜深人靜時,她每每會獨自一人黯然傷神:“師傅啊,您老人家還好嗎?師兄啊,你可在思念小師妹嗎?”
她常常手裡捧著師兄送與的玉牌,心裡想著與師兄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不由地滿臉笑顏;可是一想到不知此生還能不能見到師兄,又不免潸然淚下。
……
這一日,雲鶯從山中採了一些野果子、山菌,正要回村時,遠遠看見村口有幾個孩童圍著一個男子,那人似在向他們打探著何事。
雲鶯朝前走了幾步,看見那個男子的背影好生的眼熟!
她急忙走了過去,恰好那個男子扭過頭來,兩人四目相對,都不禁驚喜地叫了起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