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棺(26)

[ 民間故事 ]

“承蒙高人相助,在下與妹妹在此謝過。”如暉遂向蒙面人深深地一躬,如雪也跟著道了一個萬福。

“壯士不必客氣,你兄妹回去後,宜儘快搬離,最好再往深山裡移一移,以防小閻羅串通官府施以報復。”蒙面人提醒道。

如暉答言:“多謝高人指點,只是不知高人尊姓大名,仙鄉何處,在下日後如何報答?”

“壯士且勿多問,只是儘快安頓一下家裡吧。你我自有再次謀面之時,你兄妹快快去吧!”蒙面人說完後,一閃身便不見了。

在回家的路上,如暉對如雪說:“妹妹,適才我在陸府找你時,幸虧有這位高人指點,才及時救了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位高人真是位大善人!那會兒我在屋內時,有個聲音提醒我只可吃點心、切勿吃其它的飯菜,也不要喝茶,可是我卻沒有見到人影。適才聽見這位高人說話,竟與提醒我的聲音完全相同,這絕非偶然。”如雪接道。

“如此說來,這位高人是我們的大恩人,她不僅幫助我搭救你,而且還一直在暗中保護著你。”如暉又說道。

“何時才能見到這位大恩人的真面目?何時才能報答她的救命之恩啊?”如雪感激地念叨著。

兄妹倆很快回到了家,見到了娘。次日,如暉娘仨便搬進了深山居住。

這一日,如暉沒有出去打獵,孃兒仨在一起閒聊時,如暉對娘說起了那天救如雪時遇見了一位大恩人的事兒。

聽如暉、如雪述說了那天的經過,如暉娘想了一會兒,若有所思地說道:“為娘以前聽人說過,咱們這一帶有過一位半人半仙的道姑,道號慧琳。”

“半人半仙?竟有這等奇事?”如雪插言道。

“是啊,她的道行非常,幾乎是無所不能,且樂於賙濟鄉親,解人之難,為民除害。她曾經獨身一人夜闖山賊的巢穴,將幾個山大王都制住了;還有一次施法嚇死了一個強盜頭子。”如暉娘接著講道。

“咱們若能遇到慧琳道姑就好啦。”如雪又感慨地說道。

“按照你倆所言,那天遇見的大恩人既然能隱身,十有八九是道中人士,或許就是慧琳道姑?抑或是她的傳人?”如暉娘猜測著。

如暉和如雪聽見娘如此說,都點頭認同。

娘又問如暉:“暉兒,這個世道上惡人太多,你不是每每欲效仿俠義之士除暴安良嗎?”

“娘所言極是,孩兒連做夢都想成為一位俠客。”如暉回答。

“以為娘看來,憑你眼下的武功,如若再學得了道法,要成為一名俠士便會有利得多啦。”如暉娘提示他道。

如暉點頭稱是。

“故而,無論那位大恩人是誰,日後你若有幸再遇到她,定要拜她為師。我兒切記為孃的話。”如暉娘諄諄囑咐兒子。

“兒謹記孃的教誨。”如暉點著頭答道。

此後很長時間,那位大恩人到底是誰?始終是如暉心裡的一個謎團。

……

一晃又過了四、五年。此期間,如暉娘過世了;如雪嫁到了平原上的一家書香門第;而如暉依舊孑然一身地終日在山中打獵。

入秋了,如暉發現深山中有一大片開闊的平地,樹稀草密,一條山溪流經過裡,很適宜獸類、畜類活動。除了常有鹿、羊等食草的畜類來此飲水、吃草、嬉戲之外,野豬群亦時常出沒於此。

如暉意欲捕獲幾頭野豬。這一天,他在這塊兒草地上設定好了幾個陷阱,然後,便躲到附近的樹林裡觀察。

樹林邊上有一棵老槐樹,粗大的樹幹能有三圍不止,茂密的枝葉形成了巨大的傘蓋。雖說此時已經入秋,但是在無風的白日裡依然感覺有些炎熱,然而一到了那棵老槐樹下,卻有一股涼絲絲的感覺,好不愜意!

如暉披著草編的偽裝,坐在老槐樹下,遠遠地望著那片草地,等待野豬來臨時落入陷阱。

他坐著、坐著,就感覺有些犯困。“難道是這幾日過於勞累所致?”他如此想著,便合上雙目,盤腿端坐著調息、運功。突然,他覺著自己的身體徐徐地離開了地面約莫數寸,瞬間又落回了原地,如是者三、四次。

(未完待續)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一輩子的親人
下一篇: 最親密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