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陸的腹地,生活著盤角斑羚,這是羚羊的變異種群,非常珍稀,有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護專家常年在此研究。
有一段時間,專家們發現成年盤角斑羚出現集體性的消瘦,而且變得煩躁不安;再一個就是幼羚的體質大不如從前,死亡率空前高。專家們憂心忡忡,苦苦探尋其中的原因。
按照常規的研究思路,動物出現身體消瘦,肯定是攝入的營養和能量出現不足。專家們順著這一思路,前往盤角斑羚的生活區域仔細檢視。結果,他們發現盤角斑羚愛吃的芨芨草的長勢非常好,水源也沒有什麼問題。他們甚至還把盤角斑羚愛舔食的含有大量天然礦鹽的泥土帶回去化驗,發現鹽分的含量也未發生變化。如此一來,盤角斑羚出現衰退的根源就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一天,專家小組的負責人費曼博士外出散步,無意間看到幾個當地土著居民趕著一輛裝滿了石塊的馬車經過。在這個廣袤的草原上,那些石塊只產自一個地方,就是盤角斑羚生活區域的中心地帶。費曼博士注意到,好多石塊上都沾有白色的汙漬。
看到馬車運載著滿滿一車石塊慢慢地遠去,費曼博士想到前些天考察的時候,曾經發現草原深處的石塊銳減。費曼博士突發奇想:石塊的減少與盤角斑羚的衰退是否存在著某種隱秘的聯絡?
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苦考察,結論終於出來了:原來,處在哺乳期的盤角斑羚因為乳頭腫脹,喜歡在這些扁平的石塊上磨蹭,所以大量的乳汁都流淌在石塊上。正好當地數以萬計的鳶尾雀最愛吸食石塊上的盤角斑羚的乳汁。它們邊飽食邊排洩,這些排洩物裡蘊涵了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蛋白,是盤角斑羚的天然補品。一直以來,以石塊為媒介,盤角斑羚和鳶尾雀之間就維持著這種彼此互惠互利的供求關係,盤角斑羚的體質也就因此非常健壯。而近期由於陰雨連綿,當地土著居民運走了大部分石塊用於加固房基和畜圈,沒有了石塊,盤角斑羚無法將多餘的乳汁提供給鳶尾雀,自然它們自己也無法獲得鳶尾雀提供的營養。
費曼博士忍不住感慨道:“自然天成,不宜隨意打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