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會明不是什麼科技工作者,也沒什麼特技專長,可他卻幹起了“第二職業”:給報社的新聞熱線提供新聞線索。說起來這事兒也是偶然。那是去年的事情。佘會明在商場買東西時和一 個售貨員發生了爭執,對方不是什麼善茬兒,“啪啪啪”給了佘會明三個大嘴巴。他找到經理,可經理是胳膊肘向裡拐,愣說是佘會明的錯。佘會明氣不過,就給晚報打了個電話。沒承想晚 報把這事兒給登了出來,他呢,還得了塊錢的獎勵,是什麼“線索提供獎”。從這兒,佘會明受到了啟發,原來這也能掙錢呀。他再一留神,原來哪家的報紙都開闢了新聞熱線,還公開聲 明凡提供線索的都給資訊費,多的有上千塊,最少的也有塊。天,塊,我一天累死累活也拿不到塊呀。從那以後,佘會明就開始了自己的“兼職”生涯。
別說,這工作太棒了,佘會明一個月下來,竟掙了塊錢。他就盤算:一個月塊,一年就是塊,我如果再努努力,結婚的錢就出來了。從那以後,佘會明就成了有心人,瞪著一 雙眼睛到處踅摸事兒。為了擴大自己的戰果,佘會明還把這發財的渠道告訴了自己親愛的女朋友——“毛腳媳婦”娟子,讓她也加入到這個光榮的“行業”中來。娟子十分聰明。她得知這事 兒的第二天,就給晨報打了個電話,說老城牆的“德勝門”門洞有個裂縫。晨報的記者去看了一下,立即登了出來。娟子呢,竟得了個一等獎,獎金塊。娟子美得當下就拿這錢去買了件早 就想買的高階衣服,還美滋滋地遇人就說:“知道怎麼買的嗎,我的稿費!”得,她也成了“作家”了。
佘會明知道了這事兒,心裡酸溜溜的,但很快就釋然了:我和娟子誰跟誰呀?不過,佘會明也學會了對外自稱是“作家”了,能掙“稿費”了。有人看了他提供的新聞,就撇撇嘴,說: “大作家,你的名字呢?”佘會明就指指“線索提供人”一欄裡的“佘先生”說:“喏,這不是嗎?”
那天,佘會明路過菜市場,看到圍了一群人,他走上前一看,原來是市場管理人員正對一個商販罰款,那商販不服,說自己沒賣注水肉。佘會明一聽,嘴角一咧,溜出人群,立即用手機 給晚報打了個熱線電話。第二天,佘會明特意買了份晚報,一看,這事兒還真登出來了,題目是《紅花市場嚴管理,注水肉沒市場》。但是,登是登出來了,可“提供者”卻不是自己的名字 。他就給晚報打電話。那邊的編輯說:“對不起,您不是第一個提供線索的人。所以,我們不能獎勵您了。”什麼什麼,還有這等事兒?佘會明氣得鼓鼓的,心痛自己白白花了分鐘的電話錢 。晚上吃飯時,他對娟子說了。娟子笑著說:“傻帽兒,這就叫市場競爭!”佘會明尋思了一會兒,是這麼個理。他就對娟子佩服得不行,趁她不注意,親了她一口,說:“親愛的,什麼時 候咱們的名字才能並排呀?”
娟子就笑笑說:“想我啦?想結婚啦?同志,努力呀!有了錢就有了一切!”
佘會明的幹勁更高了,恨不得天底下的新聞都讓自己碰上才好。
那天早上,佘會明騎車上班,突然,一輛汽車“呼”地從他身邊急駛而過,差點撞上他,氣得他開口大罵。再一看,那車竟是“××工商所”的。就在他尋思怎麼提供線索時,更不可思 議的事兒發生了:就見一些祭奠死人的紙錢“嘩嘩譁”地從車上撒了下來。
佘會明大喜,天,好新聞呀好新聞!他顧不上什麼了,一騙腿兒下了車,就給晚報、晨報、日報……全打了電話。可報紙登出來的卻是一張大照片,提供照片的是一位“張先生”,這人 竟得了特等獎塊錢。
“競爭!競爭!”佘會明感嘆萬分。他決定:如果下個月能拿到塊錢的話,就買一臺數碼照相機,以擴大提供線索的途徑,爭取一次也拿它個特等獎。
這天下班後,佘會明回家的路上特意繞著走。他現在要儘量地多在外面待的時間長一些,以便發現新聞。在經過菜市口時,佘會明突然看到前面圍了一大圈兒人。他高興得不知怎麼才好 ,於是“呼”地跳下車,連車都忘了鎖,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人群前,急急地問:“怎麼啦怎麼啦?”
有人搭話道:“這肇事車,撞了人就跑,真沒道德!”
佘會明就知道是發生了車禍。他本想再細問問,可他明白,現在時間就是金錢,於是掏出手機,“啪啪啪”給報社撥電話,通了後就說:“今天時分,也就是現在,在我市菜市口大 街十字路口東南角發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重傷人……”佘會明一連打了個電話,才收了線。他看看錶,已經是時分了。他這才感到肚子有點兒餓了,出來找車。這時,他的手機響 了,一接,是娟子。娟子問:“你在哪兒?”
“我在菜市口,你呢?”
“我也在菜市口呀。我剛剛給報社打了熱線,打了個。”
“親愛的,我打了個。這回咱們是雙保險。怎麼,我請你吃比薩餅!”
“好呀,我上哪兒找你?啊啊,我看見你了……”
這時,一輛“”救護車開了過來。娟子對佘會明說:“不知誰家的親人又倒黴了。”
這天晚上,佘會明和娟子吃得真開心,玩得也開心。他們盤算著,照這個速度,明年他們就會有上萬元的額外收入。
第二天,市裡的各大報紙都報道了發生在菜市口的交通事故。不過,題目是《上百人圍觀,數十人報料,無一人報警,生命之花凋謝》。報道說:“事故發生後,本來傷者是完全可以被 救治的,可是,在場的上百人卻沒有一人向醫院或警方報告,但同時,本報卻收到了數十人打來的熱線電話,紛紛提供這一事故線索。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本報的熱線獎金。在金錢和生 命之間,天平向著金錢一方傾斜了。因為耽誤了寶貴的分鐘,一個無辜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本報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些報料人為什麼不能向急救中心打個電話?本報決定:向 本報提供這條線索的人都不能得到任何獎勵,並把他們的名字公佈於眾……”
佘會明看到,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和娟子的名字並列排在了一起,但不是在結婚證書上,而是報紙上。
從那以後,佘會明明白了一個道理:先做人,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