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覷此事

[ 哲理故事 ]

那天傍午時分,阿智從生活區出來在街邊散步,巧遇了一個發廣告的學齡前女孩兒。雖然,他將小女孩遞過來的減肥產品的宣傳紙片又還給了她,但是孩子款款大方的舉止給他留下了好印象。他繼續向前走著,腦子裡卻在想著與發廣告有關的事情。

現在,年輕人在街邊、廣場、公園等處散發各種各樣的廣告並不鮮見。組成這個群體的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其中以大學生居多,高中生和初中生則很少見,至於剛才見到的那個小女孩兒更是稀罕了。

“她不會是自己從家裡跑出來的吧?”阿智突然想到,不過,他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由於腦子裡有事兒,所以,他散步沒走多遠,便很快又轉了回來,他是想弄清楚小女孩是否就她自己。

阿智是出了大院門口拐向西時碰見女孩兒的,等他轉了回來時,小女孩兒已經不在這裡了。他有些不甘心地越過大門口又朝著東走了幾步,一個熟悉的小身影出現在他的視野裡,就是剛才的那個孩子。

他沒有繼續向前走,而是駐足觀看。這回他終於看明白了:小女孩兒手裡拿著一小沓紙片,發給行人,在離她不遠的地方站著一位年輕女子,手裡抱著一大摞紙片。原來是她帶著小女孩兒發廣告的,她不是孩子的媽媽,也是她的其他親屬。

看著小女孩兒走來走去發廣告的輕盈身影,阿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原本應該是那位女子(姑且認為她是孩子的媽媽)散發廣告的,或許是她自己不好意思發廣告,才搬來孩子做援兵?或許是她恰巧帶著孩子出來,順便也讓孩子體驗一下發廣告的“樂趣”?或許……,阿智也想不出來了。

然而,無論那位女子的動機如何,都給孩子提供了一個鍛鍊的機會。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孩子的文化學習和其他各種專門的學習(如藝術、美術等)才有用、才實惠。不過,阿智以為:處於現在這個開放的社會,一個人除了知識之外,對社會的適應性也是很重要的。而人的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毅力、耐心等等)對適應性的支撐遠遠超過了知識所起到的作用,例如,外向型的青年人就比內向型的青年人更易於適應各類工作。一個人的性格可能是先天帶來的,更可能是後天養成的,而他(她)幼年、少年時的環境對於性格養成至關重要。

如果明白了這些道理,就不難理解這個小女孩兒透過發廣告會得到鍛鍊、自身會受益匪淺了。

可別小覷了這件事兒!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做個信念贏家
下一篇: 三顆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