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蔬菜

[ 哲理故事 ]

入冬了。有一天,阿智去菜市場買菜,他在一個菜攤兒上挑了兩樣菜,過了秤正在付錢時,來了一位約莫三十上下年紀的女子。她問了幾種菜的價錢,冷不丁地問道:“什麼菜是時令蔬菜?”她顯然是在問賣菜的商販。

阿智覺得這位女子問的有些好笑,她已經不是那種在家裡吃涼不管酸的小姑娘了,還問這種幼稚的問題。不過,他又轉念一想:“可能人家在家裡養尊處優慣了,平時還真的不買菜,或許這是頭一回上菜市場呢?”

也不知女子的問題是否太難回答了,反正商販“啊、啊”了兩聲沒有回答。

阿智忍不住說道:“你看哪種菜多、而且相對便宜,它就是時令蔬菜。”他對自己的回答挺滿意,既有概括性、又實用。

“嗷,是這樣呀。”女子回答了一句,也不知她是否明白了阿智的話。

後來,阿智細一琢磨,這個時令蔬菜還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要是放在他青少年時期,時令蔬菜是極易辨別的:那時,蔬菜基本上都是當地出產的,而且均為大地蔬菜。哪一種菜上市了,它就是時令蔬菜,等到過了季節也就見不著了。比如西紅柿,到了夏天才有。那時,城裡都是國營菜店賣菜,到了西紅柿最旺季時都不用秤了,而是論堆兒賣。凡是去菜店買西紅柿的居民一般都拿個臉盆,因為臉盆不僅盛得多,還不容易傷了西紅柿,比籃子、提兜兒都好用。菜價兒也便宜,一小堆兒西紅柿才收五分錢,差不多盛多半臉盆。

現在,商品流通已經很發達了,不僅僅是本地菜,外地菜也很多。並且,除了大地菜以外,還有不少暖棚裡的菜。所以,時令蔬菜已經不好定位了。

不過,按照阿智的習慣,還是以地裡種的菜為標準,蔬菜旺季時才應稱其為時令蔬菜,這時菜的供應量最大,價格最便宜,而且菜的營養最豐富。

而各種各樣的反季菜,不僅貴、營養價值還不高,弄不好菜農還會使上點兒對人體有害的催化劑、染料之類的東西,最好少吃或不吃。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忠告”
下一篇: “神奇”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