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古老考巧姑

[ 哲理故事 ]

張古老考巧姑

南頭村有位年方十八的心兒巧、漂亮的姑娘,叫巧姑。巧姑自幼父母雙亡,無兄無弟,無姐無妹,別家的兒女有爹孃疼,她這個無爹無孃的女兒像根草,幸虧有村前村後許多好心人,將她撫養成人,待他如同親生兒女。為了報鄉鄰的撫養恩,誰家有事,她就主動去幫忙,不怕累來不怕苦,人們常誇她心靈手巧。

這天,張古老從三個兒媳的口中打聽到,離家不遠的南頭村有位叫巧姑的姑娘,解開了自己出的幾道難題,他要親自見見這位聰明的姑娘。

在路上,張古老高高興興地走著,他想:若是看中遂心意,求她與四寶兒結夫妻,若是兒子都成家,陰府見妻也不怕。越思越想越得意,不覺地來到了南頭村。

張古老來到南頭村村口,來到一家緊關大門的住家門前,輕輕地敲門,“喂,屋裡有人嗎?”

從屋裡傳出一位姑娘的聲音“有哇!”

隨後大門開啟了,姑娘笑著問道:“這位老人家,您有什麼事嗎?”姑娘走出大門,熱情請對方進屋坐坐,張古老推辭道:“不用不用,請問姑娘,這南頭村的巧姑她住哪裡呀?”

“我就是巧姑,您有什麼事嗎?”

“那你村裡有幾個巧姑啊?”

“幾個?就我一個叫巧姑,大爺,您找我有什麼事嗎?屋裡請進吧。”巧姑熱情邀請對方進屋談。

張古老高興地隨巧姑進屋了。

“你是巧姑。古話說得好,不怕你起得早,只要撞得到。姑娘,我來找巧姑,我就找到了,有緣啦!”

巧姑給張古老搬來一張椅子,用毛巾擦了一下椅子,說:“大爺,您坐下來說吧。”隨後給對方倒了一杯茶,說:“大爺,喝杯茶。”將茶水送到對方手中。

張古老接過茶杯,喝完水將茶杯放在桌上,問道:“請問巧姑娘,你爹是做什麼生意的?”

巧姑告訴張古老:“大爺呀,我爹是個殺豬的,”

“哦,殺豬的。那好,今天我要買幾豬肉帶回去呢。”

“大爺呀,我爹爹他……”

張古老伸手製止巧姑說下去::“巧姑,你聽好了,稱上二斤皮貼皮,稱上二斤皮打皮,豬肉裡面沒骨頭,半斤肥肉沒有皮,”

巧姑仔細地想了一會兒,說:“哦,大爺聽好,豬耳朵皮貼皮,豬尾巴皮打皮,豬肝、心肺沒骨頭,一隻豬肚沒有皮。大爺,您說是不是呀?”

“巧姑,你果然是名不虛傳哪,哎,巧姑娘,我這裡面有七皮茶葉,麻煩你泡杯茶給我喝,姑娘不要多心,我喝慣了這種茶。”張古老一邊說,一邊從身上掏出一個紅布包,交給巧姑。

巧姑沒有接對方手中的紅布包的茶葉,心想:七皮茶葉,七彩之禮?茶禮?彩禮?她突然醒悟了,原來他是給我做媒的呀?

張古老再次將紅紙包交到巧姑手中,她高興地從張古老的手中接過紅布包心裡想說:大爺呀,七皮茶葉茶葉尖,茶葉定下這片山,大爺今天來做媒,只是巧姑家貧寒。她有心前去泡茶,非同兒戲不一般,不知男方怎麼樣,為人處世非等閒。

張古老看到巧姑望著手中的茶葉發愣,心思重重,怕是當不了她公公,待他上前說仔細,定下親來做兒媳。

張古老起身來到巧姑身邊,說:“巧姑娘,實不相瞞,半個月前,你在那三岔路口,碰上三個嫂子。她們都是的兒媳,她們各自回孃家,臨行時,我給她們每人出了個難題,要是誰答上了,就由她來當這個家。她們回來都答上了,後來一問才知是姑娘所答。因此,今天我特地登門求親來了。”

“你來求親?”

“姑娘,不瞞你說呀,我有四個好兒子,三個兒子已娶媳婦,小十八攻讀詩書,姑娘不嫌棄當我兒媳婦。”

她仔細打量對方,見他老態又龍鍾,心中學問一重重,心想:有好爹爹生好兒,巧姑哪有不依從?便說:“大爺呀,巧姑家下貧窮,爹孃早已過世,恐怕高攀不上。”

張古老喜上眉梢,說:“哎,姑娘說哪裡話?如此說來,姑娘是答應了?”

“大爺,您且稍等!”說完走進屋裡,將大爺的七皮茶葉去泡茶。

不一會兒,巧姑將泡好的茶端出來,送到大爺的手裡,他接過茶杯,見裡面的七皮茶葉在晃盪。

巧姑說:“一杯熱水七皮茶,公公喝了笑哈哈,巧姑從今侍候您,願做兒媳到你家。”說完,向公公下跪行禮。

張古老高高興興地將巧姑扶起來,說:“兒媳請起,待我選擇黃道吉日,公公我是大紅媒,大紅花轎前來迎親。巧姑啊,哦,兒媳,這事就這麼定了,公公我這就回去了。”

巧姑說:“公爹慢走!”她熱情地送公爹出門。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翠波鳥
下一篇: 固執的小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