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拿破崙和英國將軍惠靈頓各自指揮軍隊在比利時的滑鐵盧展開大戰。黃昏時分,拿破崙軍隊的敗局已定。
這時,一個名叫羅斯伍茲的人悄悄地撤離戰場,快馬加鞭趕往布魯塞爾,再揮鞭奔至奧斯坦德港,深夜時分,他跳上一艘具備特別通行證的快船。第二天清晨,他在英國的福克頓上岸。他的老闆內森·羅斯切爾德正在那裡親自等候,羅斯切爾德接過信件,快速啟開信封,遊覽了一下戰報標題,立刻策馬直奔倫敦的股票交易所。
內森·羅新切爾德是一個頭腦精明、行事果決的銀行家,他判定滑鐵盧戰役的結果不僅在軍事上意義重大,而且對金融界的影響同樣巨大。因此,他僱傭了羅斯伍茲作為其商業家族的情報員。他斷定,拿破崙戰敗後,英國就會主導歐洲,英國公債自然要大漲特漲。
意外的是,內森·羅斯切爾德在股票交易所,並沒有大量購進英國公債,反而大量拋售英國公債,導致它的價格一路下跌。越來越多的人跟著拋售英國公憤,幾個小時後,它的價格僅剩下原價的%。內森·羅斯切爾德瞅準時機,又大量購進英國公債。月日晚點,美國軍隊在滑鐵盧大獲全勝的訊息方才傳到倫敦。在舉城歡度之際,沒有人知道一個商人憑藉超凡的頭腦成了這場戰役的最大贏家。
因為持有大量英國公債,羅期切爾德控制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他在三天之內所賺到的財富遠遠超過了拿破崙戎馬倥傯,苦戰十幾年所得到的收穫。有人估算,羅斯切爾德家族到年,就積累了億美元的財富,成為有史以來最太大的金融帝國。
被流放到大西洋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永遠不會知道,他所遭遇的軍事“滑鐵盧”最後竟然成了羅斯切爾德家族的商業“凱旋門”。
中國的古語稱:“蚌鶴相爭,漁翁得利。”內森·羅斯切爾德無疑就是這樣的“漁翁”,但他得利驚人,卻不僅僅是因為幸運,而是依靠了智慧的頭腦,連一些史學家也認為,頭腦PK武力,在滑鐵盧戰役中,最大的贏家是內森·羅斯切爾德,並不是惠靈頓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