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開元年間,懷讓禪師在南嶽衡山般若寺修行。他發現有一個叫道一的年輕僧人每天都在山中的一塊大石頭上苦練坐禪,無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從不間斷。一天,大師問正在坐禪的道一:“你為何每天苦練坐禪?”道一答:“希望成佛!”
第二天一大早,道一正準備去坐禪,卻看見懷讓禪師在一塊大石頭上不停地磨著一塊磚頭,他覺得很奇怪,於是問:“大師,你磨磚頭幹什麼?”“磨好了當鏡子用。”“鏡子是銅磨成的,磚頭磨得再平也照不見人呀!”“不,只要我用心地磨,它一定能成為一面鏡子!”大師說完又低下頭,認真地磨起了那個磚頭。
道一急了大聲地說:“大師,你就是把磚頭磨得沒有了它還是變不成鏡子,你這叫偏執,在沒有弄通事物的道理之前就去盲目執著的追求,你是一定不會成功的!”懷讓大師聽後笑了笑說:“好吧,既然是這樣我就不磨它了。”
第三天早上,道一又去坐禪,路上看見一輛牛車陷在泥潭裡,牛在車前悠閒地啃著路邊的青草,懷讓禪師卻正用鞭子抽打著陷住了的車。道一看不過去了,走過去對禪師說:“大師你應該用鞭子打牛才對,你怎麼拼命打車呢?”禪師看了道一一眼說:“是車不走,又不是牛不走,不打車反而叫我打牛是何道理呀?”道一說:“萬物都有個根本,這車是牛拉它才會走,牛就是這輛車能夠往前走的根本,你不抓根本,反而去扯枝葉,就是把車打爛了車還是不會動!”
大師看著道一說:“既然磚頭磨不成鏡子,打牛車才能走,那你整天坐禪又怎麼能坐成佛呢?道理掛在嘴上永遠只是道理,只有按照道理去做才能大徹大悟,不然你是不會成佛的!”
道一聽後如飲醍醐,頓時清醒。從此他下山雲遊,最終得悟大道。他就是後來我國佛教中著名的“馬祖道一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