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定人生

[ 哲理故事 ]

在臺灣名人林偉賢先生的著作《商道》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臺灣菜農,每天去菜市場賣菜,一天大概能夠賺元錢,可是,有一天他發現每到初二和十六(臺灣人在這兩天必須要敬拜土地爺),臺灣的許多企業都要派採購員到菜市場買敬拜用品。

他靈機一動,就去了一棟層的大樓,這大樓內有個企業,他對老闆說:“您沒有必要為您公司採購員每個月開支這兩天的工資,我可以送貨上門,但是我的產品分為三個等級:A類價格元,有雞鴨魚肉,水果、餅乾和燒拜用品;B類元,有水果、糖果、餅乾和燒拜用品;C類元,有餅乾、燒拜用品,每月兩次按時送到您公司門口,只要一年結次賬,每個月結一次就好。”

於是很多公司都開始定C類,因為它經濟實惠。可是每次拜土地爺時發現,隔壁那一家公司供的是B類,土地爺會不會去吃B類而不來吃我們的C類呢?所以他們下一次就改為B類,結果又發現隔壁已經開始用A類了。最後,家公司全部定為A類,一年就是萬,而他現在已經管棟樓了,營業額將近一個億!

一個月上班兩天,就從農夫脫身成為一個商人,這就是所有未被提供的服務也是海洋的證明。

補充糾錯
下一篇: 猴子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