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傻,只有更傻

[ 哲理故事 ]

奚愷元教授有一本書叫做《別做正常的傻瓜》,是行為決策理論的經典讀物,主要說正常人經常做出不理性的判斷——傻。書寫得真的挺好,我每看完一章,都要一拍桌子,說:“唉,看來我真不是一般地傻!”

我是有依據的。

奚教授問:

你在商店A看到一個鬧鐘,非常不錯,就是有點貴,要元。你本來想買了,忽然一個朋友經過商店,說,這個鬧鐘啊,我知道,就在不遠處的商店B也有,正在搞活動,只要元。從A商店到B商店騎車分鐘,你會不會去買呢?

我選擇了:去!為什麼不,元的東西賣元,可以便宜好多錢呢。

奚教授又問:

你在商店C看中了一隻心儀已久的名錶,果然很完美,無可挑剔,就是太貴,要元。你本來一咬牙,想買了,忽然一個朋友經過商店,說,這個表啊,我知道,就在不遠處的商店D也有,正在搞活動,只要元。從C商店到D商店騎車分鐘,你會不會去買呢?

這也叫便宜啊?算了吧,為了這點兒錢跑一趟,不值得。

奚教授嘆了一口氣:比例偏見!接著在“聰明人名錄”上惋惜地又劃去一個名字。我說:別啊,再給我一個機會吧!

奚教授又問,假如交易沒有成本,請回答下面問題:

你的一個好朋友悄悄和你說,嗨,別說兄弟沒告訴你,買股票A吧,內部訊息,估計要猛漲。你欣喜若狂,立刻殺入。這隻股票現在元,你買了萬股,就等著漲停了。

可是萬萬沒有料到,股票A從第二天開盤就開始暴跌,幾乎每天跌停。你暗罵小道訊息不可信,但是始終捨不得拋售。幾天後股票A跌到了元一股,跌得你面無血色。這時你開啟電腦,螢幕上顯示“你確認拋盤嗎”,你可以選擇“確認”和“取消”。你最後會怎樣做?

這次我很謹慎,選擇了“取消”。等等吧,“確認”其實就是等於確認了我的損失。看看還有沒有機會再漲回來,說不定明天就上升了呢!

奚教授說:正在此時,你接到一個電話,你出去接完電話回來後,看見你太太神色慌張地坐在電腦面前,滿臉愧疚地看著你。你知道大事不好,定睛一看,你的那萬股股票全部都被“確認”拋掉了!你太太解釋說,她不是故意的,只是想來打遊戲,習慣性地按了螢幕上的“確認”。

你除了想吐血外,實在不知道該做什麼。緩過神來,你看著賬戶裡只剩一半的現金無語半天。太太試探性地問:“要不,你再買回來?”那麼,你是買回來,還是不買呢?

我說:堅決不買!這隻垃圾股票終於脫手了,還要買回來,就是瘋了。我寧願花點時間研究尋找一下其他已經在上升通道的股票。

奚教授又嘆了一口氣:心理賬戶!然後毫不猶豫地把我的名字劃掉,說:下一個。我苦苦哀求,請奚教授無論如何給我最後一次機會。他很猶豫地看著我,想了想,終於開口說:要不這樣吧,你結合自身在工作中的實踐經驗或案例,以及本書所教授的內容,隨便談點什麼,告訴我真的還有人比你更傻,我就考慮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我接受了挑戰,苦思冥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胸有成竹地給奚教授講了這個故事:

去年春節,我一個朋友的公司老闆想給員工發元的紅包增添喜氣,財務怕麻煩,直接打到了工資卡里,沒包紅包。

奚教授頓了一下,說:嗯,是比你更傻,你透過了。

(摘自劉潤的部落格)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競爭高手
下一篇: 如何面對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