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智慧

[ 哲理故事 ]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清康熙十六年,廬江府一個叫朱尚孟的窮秀才,先是中了舉人,接著又中了進士,朝廷欽點為浙江海寧七品知縣。正當朱尚孟一家喜氣洋洋吐氣揚眉之時,朱氏宗族的老族長召開了宗族大會,把朱尚孟從族譜中除了名,聲稱朱氏宗族從此之後與朱尚孟一家再無瓜葛,並報當地縣衙登記備案。朱尚孟心中納悶不已,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只好帶著家人上任去了,從此與廬江朱氏族人斷了音信。

康熙五十年,朱尚孟受《南山集》案牽連,被誅滅九族。而廬江幾千名朱氏族人因為早已與朱尚孟劃清了界限,才在這場浩劫中得以倖免。

人們這才明白了老族長的一片苦心:伴君如伴虎啊!老族長的做法,從此成了朱氏族人口中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作。

無獨有偶,當歲月的長河逝去了整整七十年後,清乾隆四十六年,廬江朱氏又出了一個進士朱紹宇,被欽點為江蘇太倉七品知縣。有感於七十年前朱尚孟的舊事,上任之前,朱紹宇來到了現任族長家,主動要求在族譜中除名,以免將來有事殃及族人。沒想到,族長不但沒有將他除名,而且還舉行了盛大的宗族慶典,慶賀此事。

漫漫幾十年後,朱紹宇官至直隸總督。在朱紹宇的提攜扶持下,許多朱氏族人在仕途商界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朱氏家族也一躍成為廬江的名門望族。

為什麼同樣的事,朱氏宗族卻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呢?

還是族長揭開了謎底:康熙年間,滿人天下初定,大興文字獄,殺害漢人精英及知識分子,此時為官,禍大於福。而乾隆年間,天下太平,經濟繁榮,更重要的是滿漢矛盾已趨於無,此時為官,正是鯉魚跳龍門,前程無量啊!

族人聽了,恍然大悟。

因時而動,區別對待,廬江朱氏家族無疑是個智慧的家族。

(彎月如眉摘自《大江晚報》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不欺小節
下一篇: 不公正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