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士,從未談過戀愛,轉眼到了而立之年,父母焦急萬分,四處為他張羅相親。一段時間過後,媒人紛紛抱怨:“你家兒子是不是在誠心找物件?給他介紹的姑娘條件都不錯,他也答覆可以考慮,怎麼每次都不見他再聯絡,難道還要人家女孩追他不成?”父母連忙解釋:“兒子可能是讀書讀傻了,不會談戀愛。”於是,父母輪番給他講授戀愛的方法和技巧,但毫無效果,再次約會,博士仍如木頭一般笨拙。半年後,正在父母長吁短嘆之時,兒子突然帶回一個女朋友,並很快結婚。婚後,博士對妻子百般寵愛,一日閒談,公婆問兒媳:“我兒呆頭呆腦的,你們是怎麼好上的?”兒媳說:“他可懂浪漫呢,送我玫瑰,請我看電影,還帶我吃燭光晚餐,好感動。” 父母終於明白,兒子並不傻,談戀愛也是不用教不用學的,當他有了愛的慾望,就什麼方法都會了。
一位作家,到鄉間體驗生活,看到一位老農正在給牛喂草料。奇怪的是,老農並沒有把草料鋪在地上,而是全部鏟到了小屋的屋簷上。看著牛辛苦地伸長脖子夠草料吃,作家疑惑:“幹嘛不把草料放在它方便吃的地方呢?”老農說:“唉,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這傢伙只怕吃兩口就不肯再吃了;放到屋簷上,讓它每吃一口都覺得不容易,它反而會努力去吃,直到吃光為止。”果不其然,這頭牛在吃完了靠近屋簷的草料後,竟然跳起來去舔更遠處的草料,直到全部嚼完方才罷休。作家頓悟:“動物和人一樣,太容易得到了就不懂得珍惜,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反而更想努力地去獲得。這種‘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的求索慾望,最能激發一個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幹勁和鬥志。”
一位工人,下崗後襬攤修腳踏車,生活十分窘迫。他想帶女兒到遊樂園玩,想買好東西給女兒吃,但苦於囊中羞澀,實在擠不出多餘的錢。後來,到了週末,他總要帶女兒到附近的豪華酒店轉轉。女兒很高興,坐在大廳寬大舒適的沙發上,盡情地感受它們的柔軟與華貴,專注地看著服務生彬彬有禮地招呼過往客人……就這樣,他每星期都要帶女兒來坐坐、看看,大堂經理終於忍不住問:“不消費為何總帶女兒到這裡?” 他笑了:“我們是窮人,哪裡消費得起,但是,我想讓女兒知道,世上有那麼多的美好和富足等著自己去追求,這種實現夢想的慾望比道理更能激勵她去奮發進取。”
當一個人迷茫、消沉、低落的時候,讓他重新迸發生機、獲得新生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賦予他“慾望”,愛的慾望、追求的慾望、夢想的慾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