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堂哥送來兩隻活雞,因為一時半會兒沒工夫殺又怕它們跑了,我就想暫時把它們拴在一個固定的什麼東西上。正在尋思拴哪兒合適,堂哥卻說:“看我的!”他把一根繩子的兩頭分別系在一隻雞的左腿和另一隻雞的右腿上,說:“這樣它們既能活動又逃不了。”再看那兩隻雞,一個往右奔一個往左掙忙得不亦樂乎,可惜還是在原地繞圈圈——這辦法果然靈。其實如果這兩隻雞肯相互配合步調一致的話,它們可以輕易地逃走,所以說束縛住它們的並不是那根短短的繩子,而是它們的不團結。
人知道利用雞的這種致命的弱點,但是人也常常會犯類似的錯誤。譬如一些技術尖子,分開來看每個人都是個頂棒的好手,可是把他們放在一起合作,卻並沒有做出與實力相符的成果,因為他們彼此不服氣,或是自視甚高不屑於配合別人,或是怕便宜了合作伙伴不把自己的本事全使出來。再譬如綠茵場上馳騁的健將,也許每一個都身手不凡,但是組成了一支隊伍卻未必會出什麼好成績,因為他們沒有團隊精神,只想著表現自己,不願意成就別人的榮耀。本來應該是人多力量大,可有的時候反而施展不開手腳了!
自然界有許多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例子:
非洲大陸上有一種甜瓜,它的滋味十分迎合土豚的口味,是土豚的最愛。然而土豚並不是吃了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人,它還要把自己的糞便用泥土埋起來,因為那糞便中混有未消化的甜瓜種子。就這樣,土豚“種”下了很多甜瓜。那些種子有土有肥,來年會結出更多的甜瓜,土豚就有了更多的食物。土豚和甜瓜互利互惠,彼此都得以繁衍生息下去。
淡水龍蝦被捉住放在桶裡,你可別以為它們不可能爬出來,要是不蓋上網罩它們還真就逃走了。你知道它們是怎樣爬上高高的光滑的桶壁的嗎?它們一個頂著一個組成了一架“蝦梯”,齊心協力地擺脫即將成為盤中餐的命運。
螃蟹在陸地上也可以生存,但離開水的時間不能太久,所以它們就不停地吐泡沫來弄溼自己和夥伴,一隻螃蟹吐的沫是不大可能把自己完全掩蓋起來的,幾隻螃蟹一起吐那些沫沫連線起來就形成一大團,它們也就營造了一個能夠容納它們中的每一個的富含水分的空間,彼此都爭取到了生存的機會。
在與別人合作的時候,我們不妨想想這些自然界的例子。束縛我們的並不是外界的客觀因素,而是我們自己那顆不肯與人方便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