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的高峰期已過,不少大學生已是抱得offer(錄用信、錄取通知)歸。這種擁有幾個offer的人被稱為校園“職霸”。在應屆生就業論壇上,一條“寫給拿n個offer的牛人——請不要對弱者趕盡殺絕!”的置頂帖一時成為最熱帖子,校園“職霸”成“被爭議”熱點。
“職霸”多出現在機械冶金專業
“能夠成為‘職霸’的人一定很優秀,個人綜合素質高,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因此才會獲得青睞。”中南大學一位多年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老師介紹。“職霸”更容易出現在機械、冶金等就業情況較好的專業,社團、學生會的學生幹部和經常參加校外兼職、實踐的同學是“職霸”出現頻率最高的群體。
“拿n個offer的人很牛,佩服!不過再厲害也不用拿著那麼多offer玩,給別人也留點,畢竟一個offer都沒有的大有人在,強者也不要對弱者趕盡殺絕啊!拿那麼多offer不可能全去,這是損人不利己的事!除了表現你很厲害之外。”網友heinihao在論壇上跟帖。湖南大學的micycle表示:“非常鄙視那種拿到offer就玩消失,顯擺自己實力的人,要知道你的行為可能葬送其他同學的一個寶貴機會。要是真心實意尋找更好的工作,這也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上進的機會。”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相反觀點,中南大學freedom留言反問道:“你真的以為奧巴馬不當美國總統你就有機會嗎?”
“職霸”面對現實也多有苦衷
湖南農業大學的胡戈肯定校園“職霸”很優秀,“他們有兩種目的,享受內心的成就感和為了獲得更好的職位”。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少別人眼中的“職霸”卻自覺頗有苦衷。已經拿了個offer的中文系畢業生張蓉對於自己目前簽約的工作還是不太滿意,“雖然行業、平臺、待遇都還不錯,但總是和理想有點差距。”張同學在北京、上海的同學有不少進了寶潔、聯合利華這樣的名企,大家在qq群裡聊天,她都不好意思講自己籤的公司,這對她形成一定壓力。對於“職霸”的稱呼,張同學認為“自愧不如”,“我認識的人中還有拿六七個offer的,而且檔次都比我高。”
“(拿幾個offer)肯定會對沒有找到工作的人有影響。其實我也不想這樣,但看到那些名氣很大,待遇不錯的企業就是想去試試,畢竟人往高處走嘛!”已經簽約廣州某知名國企的曹亮同學也是同學眼中的“職霸”,面對現實他也顯得很無奈。
跟“職霸”競爭很有成就感
在年的最後一天收到offer的吳理很想得開,“在兩個月的找工作過程中,也遇到很多‘職霸’,他們能拿到幾個offer,說明他們的確很有能力,和這樣的人一起競爭會很有成就感。每次面試被淘汰後,我都會及時總結:別人的優點在哪兒,我的問題在哪兒,爭取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一次次的努力,錯誤會越來越少,拿到offer是必然的。抱怨沒用,拿多少offer,違約多少次,是人家的自由,我干涉不了,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在面試中不斷進步。”
不少準畢業生也表示,每個人都有根據自己情況選擇道路的權利,更有公平競爭的權利,認為別人跟自己搶機會,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現。這種觀點在網上也有不少人認同,網友alen認為:“大家都是應屆生,都希望有美好的前途,選擇合適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明智的求職者會不斷嘗試各種機會直到找到合適的歸宿。在求職過程中,大家應該換位思考並且擁有公平競爭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