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軍:在讀大三,並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大一是無知的,各種活動都摻和,對學校的風雲人物很崇拜。大二是沉悶和思考期,發現別人的生活方式不適合自己,開始尋找自己。大三,我擺脫學校的雜事,惡補英語,準備出國。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這個活躍分子都安靜下來學習了?
《中國青年》:歲的時候呢?
孫繼軍:進軍山東,創辦天津新東方學校濟南教學中心。近幾年,都在發展。歲,上海新東方學校正在籌辦,我任教學主任;歲,到廣州新東方學校任副校長;歲,任天津新東方學校校長
《中國青年》:您歲時的理想是什麼?
孫繼軍:畢業三年要掙夠萬!也的確做到了
《中國青年》:現在的理想呢?
孫繼軍:隨著年齡增長,想的東西也會改變。剛工作的時候,我說:除了事業,我什麼都可以不要!現在,我希望完整的幸福,僅僅事業成功,不算成功
《中國青年》:最近十年,您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孫繼軍:心態吧。我從小就一直考第一,總是被人仰視,這種感覺我想一直保持。生活在群體當中,我需要比別人優秀,需要仰視的目光。說白了,就是狂妄。但現在,我不像以前那麼銳氣十足了,就是所謂的“成熟”吧。盡力平和
《中國青年》:您對成功有什麼獨特的見解?
孫繼軍:成功有若干個父親,而失敗只有一個私生子。任何成功,即使是表面上的成功,都是很多因素相互促進達成的,每個因素就像你的父親,時刻約束你,監督你,教育你。但是,只要在這些綜合因素中有一點欠缺,就可能導致你全面崩潰
我也喜歡這句話:性格決定命運,教育影響命運,習慣改變命運。有人歸納,政界要人、商界精英一般都有五個重要特徵:自信、智力卓越、態度積極、自制能力強、做事果斷
《中國青年》:您能走到今天,最感謝的是什麼?
孫繼軍:自己的工作態度。智力是先天的,但態度是自己的。我工作認真積極,通常不和上司計較,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有些老師只求把課講好,我還願意幫學校做事,作了很多的免費講座。後來又抓住機遇,到上海、廣州鍛鍊了一下。當時很多人覺得遠,不願去,我就主動說我去……即使我沒有做校長,這種做事的方式總是會被認可的
還有,我很自信。做事情一邊考慮風險,一邊滿懷信心。遇到挫折,反而讓我更加自信!什麼叫管理?管理就是能夠主動地發現和解決問題。當你能夠逐漸地發現、解決問題時,事實上你的能力就在提高;當你能夠逐漸解決越來越複雜的問題時,你的智慧就在增長。管理的最大樂趣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些所謂的“挫折”,我把它看作是一種磨鍊,關鍵是使你能夠審時度勢,清楚地認識自己,作出對策
《中國青年》:您覺得自己成功嗎?
孫繼軍:這個世界只有%的人是成功的,%的人都不成功。很多人認為我是那%,關於成功的要素,也總有人抓住我問個不休。但是我自己覺得還是那%,有時也會感到失落,或者說是失敗的困惑。我的期望值和現實之間還有差距
難道新東方校長就代表了多麼大的成功?或者一個人賺了很多錢,外界就給他成功的大帽子?其實,人成不成功,重要的是內心的感受,幸福了,就是成功了。這種幸福來自方方面面:有一幫好的朋友,有一個好的家庭,有一個好的事業。如果單單事業大好,沒有朋友和家庭,不就是賺了一堆錢,在錢裡面睡覺嗎!有什麼開心的?
《中國青年》:您對青年人有什麼建議?
孫繼軍:明天可以好得一塌糊塗,也可以壞得無法想像,關鍵在於我們自己。人應當追求什麼?只有兩個字:幸福。但什麼是你的幸福?一定要問問你的內心。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