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自己的“布娃娃”

[ 哲理故事 ]

快畢業了,教室裡每天都被沉悶而略顯悲傷的氣氛所籠罩,朝夕相處所培養出來的友情眼看就要被畢業活生生地撕裂。再加上前途未卜,大家都感到有些迷惘、沮喪,連平日裡最活潑的男孩兒,此時也靜靜地坐在課桌前為大家寫畢業贈言。 一天,班長提議:“我有個建議,大家能不能講講自己這些年來所聽到的最開心的故事,就當這是最後一次班會吧。” 大家都在心裡“罵”班長:這是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思講故事。埋怨歸埋怨,大家還是一個個站起來走上講臺,連平常最不愛說話的同學也走上了講臺,充分發揮自己的口才,儘自己所能講起了最開心的故事。 班長的這個辦法挺見效。轉眼間就把同學們逗得開懷大笑,氣氛活躍了起來。 最後講故事的是班上最不起眼的一個女孩,此時站在講臺上的她笑靨如花,她對大家說:“我沒有準備最開心的故事,但是我給大家講一個最平常不過的故事吧,但願對大家有所幫助。” 她講的故事是這樣的:聖誕節到了,父親和他的三個孩子圍在爐旁烤火。父親說:“孩子們,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你們說說各自心中的願望吧。” 大兒子說:“我最大的願望是當個科學家,研製出世界上最棒的科技產品!” 二兒子說:“我長大後希望當個將軍,指揮千軍萬馬,殺敵立功!”輪到小女兒了,她歪著頭認真地想了一會兒,然後天真無邪地對爸爸笑道:“爸爸,我現在只想要一個布娃娃,您能滿足我的這個心願嗎?” 故事講完了,臺下靜了幾秒鐘後,接著是一陣如雷的掌聲。大家忽然明白了許多:不是每一個遠大的理想都會如期地實現,重要的是一步步朝目標靠近。而我們現在就要畢業走出校門,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大志吧,還有什麼比現在找到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布娃娃更為重要更為現實的呢? 幾天後,大家都精神抖擻地走入了社會,尋找屬於自己的“布娃娃”,不過它或新或舊、或大或小罷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