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翔就讀於浙江商學院,臨近畢業的一天,他偶然從報上看到一則招聘廣告,一家乳製品企業要招聘一位業務經理。王夢翔覺得自己的條件還算符合,於是決定去試試。
公司總經理接待了他,不過總經理說:“小王,你的條件很不錯;可業務經理的職位我們在昨天已經定了人選,非常抱歉。”但同時總經理安慰似的說:“不過,我們這裡還缺一名送奶工。想不想試一試。”送奶工?他想到自己馬上就要畢業了,再也不能讓父母寄錢來了,首先要自己養活自己,於是他一咬牙答應了下來。
送奶工每天凌晨三點就要到奶站取奶,然後他根據訂單上的地址把牛奶一份份送到訂戶的家門口,他開始按著名單送,等到全部送完便將近中午時分。下午沒事了,他就在回顧一天的工作,發現自己剛開始送奶,出現很多走冤枉路的情況,也就是說應該根據所有的訂奶戶的居住情況,畫一個最優路線圖。就這樣,接下來他按照新的路線圖送奶,10點就送完了,節省了幾個小時時間,提高了效率,自己也不累了。
他畢竟是一個大學生,就是做最簡單的工作,也喜歡動腦筋,想問題。每天下午他就琢磨事,他發現這送奶工要做好也不簡單,接著他又反思,能否再提高一點效率。他又發現每個訂戶在時間上的要求各不相同。如有的家庭要求在7點之前把奶送到,而有的家庭只要在8點前送到就行了。這個路線圖還可以對送奶地點和人員進行整合,從而使大家更滿意。於是他利用休息時間多次去勘查路線,而且去走訪清晨碰不到的訂戶,傾聽他們的要求和意見。
在接下來的送奶工作中,他不僅時間又縮短了,而且大家更滿意了。這樣一個月下來,他沒有被投訴過一次,還獲得了全公司送奶工中的最高獎金。王夢翔心裡感到很踏實,他打算認真幹好這份工作,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機會總會有的。
另外,每次送完牛奶,他總是發現多出3包。開始以為是發貨員發錯了。可是別的送奶工說他們同樣多出3包。他問那些送奶工是怎麼處理這3包牛奶的,大家說多發的,不吃白不吃,反正家裡也要喝,這不就等於每個月給自己增加了200元工資嗎。
可他既沒有成家,自己平時也不喝奶,再說他認為儘管只是3包牛奶,但這是公司的東西,我們公司的牛奶質量不比別的公司差,而現在行業競爭又很激烈,為何公司的銷量還不理想呢?於是他就想到了把這3包多餘的牛奶,免費贈給不訂公司牛奶的居民,以此樹立企業形象,建立與客戶的感情。
這一招還真管用,每天送3包,一個月就送出90包,送出去的牛奶,讓那些吃了的人確實感覺到了公司的牛奶質量好,另外對他這個人產生了好感,於是就開始向他訂牛奶。就這樣,一個月以後,他的訂戶開始不斷地增加了。他看到這一招還挺管用,後來就用每天多出來的這3包牛奶,送給潛在的訂戶。就這樣,幾個月後,他成了公司訂戶最多的送奶工。
幾個月後的一天,總經理把王夢翔叫到辦公室,對他說:“從明天起,你就是本公司業務部的經理了。”這讓他很意外,自己來的時間最短,送奶工有幾百號人,憑啥就提拔自己呢?
原來同樣是多發的三包牛奶,可是那麼多的人喝了、賣了,沒有把這筆資源變成事業發展的“資本”,這就是王夢翔與大家的區別,這就是潛力與能力,這就產生了日後發展的差距。王夢翔憑著三包牛奶,每個月都多爭取到了幾十個訂戶,老總有理由相信他能幹好經理,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後來王夢翔在經理位置上乾得很出色,又被提拔為公司副總裁。
所以,我們不要埋怨自己的崗位不好,不要埋怨自己沒有資本,給你一個送奶工的崗位,給你每天3包牛奶,你能夠幹起來,走出來嗎?對於一個有能力的人,3包牛奶他就能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