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馬桶起步的創業者

[ 現代故事 ]

靠刷馬桶也能創業,而且還能幹出一番事業來?是的。確實是如此。張松江就是靠刷馬桶闖出了一條創業的路子,賺得了千萬身家。創業實際上並非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也並非要幹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從小處著眼,從最基本的事幹起,往往最容易取得成功。張松江的創業路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張松江,1978年出生,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小夥子。1999年7月,他從北京聯合大學畢業後,因拿的是一紙大專文憑,故找工作十分艱難。儘管他的一些同學進入機關當了公務員,還有的同學進入了外資企業做了白領,可他就是找不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張松江決定自己創業。

  張松江找到3個要好的朋友,和他們說了一起自己來創業的事情。幾個人湊在一起,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4人決定合夥幹一番事業。正在他們商量該做什麼的時候,他們偶爾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一個美國品牌的保潔公司招加盟商的廣告,張松江覺得這是個創業的機會,於是前去打探如何成為加盟商。在經受那個美國品牌保潔公司一番專業講解後,張松江4人相信了保潔市場發展前景可觀,利潤不僅有保障而且還頗為豐厚。於是,4個人每人湊了近1萬元,一共近4萬元交給了那家保潔公司併成為加盟商。保潔公司對張松江幾人進行了一些專業培訓。

  接受培訓完之後,張松江幾個人創業熱情非常高,立馬租了一間舊房子作辦公室,並招聘了7名員工,準備要大顯身手,在保潔業開拓出一個全新的服務形象。然而,沒多久殘酷的現實告訴張松江,市場並非他們想象的這麼簡單。4個人一天跑到晚,四處去與各飯店、賓館、車站、學校、小區物業等進行洽談,人家卻根本不予理睬。整整2個多月時間,沒有做成一單生意。在屢屢碰壁之後,張松江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現實保潔市場並不是那家美國品牌保潔公司和他講的理論市場,而且市場行情也並不是每平米10元的水平,而只有每平米1元錢的水平。即使就是1元錢的水平,人家也輕易不會給你做,沒有熟人,不靠關係很難拉到業務。那幾個合夥的朋友見加盟保潔公司幾乎就是受騙,於是便去找那個公司理論,退回加盟費,結果那公司早已是人去樓空,沒了蹤影。難以為繼的加盟店,使另外3位合夥的朋友產生了動搖,最終這3位朋友選擇了退出。

  創業之初的失敗,使保潔店只剩下張松江一人,他感受到非常鬱悶、煩惱。當他把自己遭受的挫折告訴父親以後,他父親對他說:孩子,只要你覺得自己所幹的事是有前途和希望的,那麼就堅持下去。沒有資金的話,我給你籌。張松江的父親果然給他籌集了10萬元。拿著父親給的10萬元錢,張松江心裡百感交集,他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自己認定的事業幹下去,並幹出成績來。

  張松江開始苦苦思索自己創業失敗的原因。一天晚上,張松江睡不著隨手翻閱一張報紙,他忽然看到一則訊息說,SOHO現代城新推出一款可以移動的牆。他眼睛一亮,別人的牆都是固定的,而它的牆卻是可移動的,這就是非常有特色了。他終於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在市場中打拼,要想在這個市場中賺到錢,那麼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敢於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由此,張松江聯想到自己所從事的保潔業。在北京,有不少人都在做室內保潔,但是都沒有什麼特色,更沒有什麼標準。張松江深知像SOHO這樣的高檔社群,其室內保潔就應該是有特色而且是有標準的高檔服務。比如,臥室、廚房、衛生間等不同性質的房屋,就應該有不同的服務標準,相應收費也應是不同的。張松平認識到室內保潔應該有一個嚴格的操作標準和規程。他用10多天時間把自己認為室內保潔服務應該達到的標準和操作規程全都寫了出來,在作好了進一步完善之後他才感到滿意。

  拿著自己設計的這套保潔標準,張松江找到了SOHO現代城物業公司經理,請求把他們的室內保潔業務承攬下來。這位有著豐富管理工作經驗的物管經理看了張松江的保潔方案之後,為小夥子的細緻和認真所感動。這位經理對張松江說:來我這要求做保潔清洗的人很多,但是沒有一個能夠提出你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小夥子,我相信你,這裡的保潔清洗活全交給你了。

  看到自己設計的服務標準和操作規程受到客戶的首肯,張松江很興奮。他立即組織了一幫員工,租下SOHO現代城的地下室,註冊成立了“北京新理念保潔服務有限公司”,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創業的日子是非常艱苦的。張松江是待在陰暗潮溼的地下室辦公,沒有辦公桌,他甚至就坐在地上寫東西。中午和員工們一樣吃著2塊多錢一份的盒飯。條件艱苦,張松江都能克服,但是員工們在工作中並不按照自己設計的標準和要求去做,是他不能容忍的。這些員工年紀都比他大很多,不少人的孩子都和他差不多大的,因此員工都把他當成了孩子,沒有人會理會他的工作標準和操作規程。沒辦法,張松江只好領著員工們看自己是如何按標準刷馬桶的。當他刷完馬桶後,他告訴員工說,自己敢喝馬桶裡的水。員工們一看,果然按標準操作刷馬桶水快又幹淨。此後,員工們對自己這個年輕的老闆是心服口服。

  學習新技術,並儘快將新技術形成標準化和程式化,是張松江對自己公司的要求,這也是他新理念家政服務區別於傳統家政服務並能得到市場認同的重要標誌。有一次,一客戶到公司來,要求給房間地板打蠟。張松江從未接觸過地板打蠟的業務,但他大膽地接下了活。當他領著員工們帶著工具等到達客戶房間的時候,一時傻了眼,不知該從何下手。沒辦法,只有按他想象的程式和操作方法去做了。結果,把地板搞得花花糊糊。張松江急了,他連夜去找做過地板打蠟的朋友,虛心求教。第二天,張松江帶著員工們按昨晚自己學到的技術重新把地板打一次蠟。果然,技術對路打蠟的效果就是不一樣,地板光亮光亮的。客戶回家後看到光溜溜的地板,高興地付了費用。後來,張松江主動找到SOHO現代城的經理,請求免費為未出租的房間打一次蠟。這個經理自然是高興地接受了。在這個免費打蠟過程中,張松江一是把技術更加完善,二是把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給確定下來了。

  張松江標準而又規範且高效的服務,在SOHO現代城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賴。當月他就實現贏利3萬多元。SOHO現代城這個有1000餘戶人家的社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有570多戶辦理了張松江新理念保潔服務卡,成為忠實的客戶。張松江算了一筆帳,這一年光是SOHO現代城的服務收入就達到了170萬元。

  在張松江與客戶的交流中,有一位在酒店做高階主管的客戶告訴他,在國外有一種“管家服務”非常流行,可以為小區內顧客提供各種需求。張松江一聽,頓時覺得思路大開。他想起平時接到客戶電話除要求保潔以外還要請人做飯、看護、購物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好好開發的服務資源。張松江馬上把服務專案擴大延伸了很多,並招聘更多有一技之長的員工來確保自己開拓業務的需要。根據客戶的要求,張松江又增加了乾洗衣服、皮革保養、換桶裝水、編織插花、訂購機票等等。這些遠遠超出了傳統家政服務的範圍,不僅擴大了服務的客源,而且也迅速提高了公司的利潤增長點。為確保自己的服務不被別人冒名,張松江特意把自己的“小管家”註冊成了品牌商標。

  在SOHO現代城成功實施的“小管家”模式,給張松江帶來財富,也帶來了信心。他想到了立即把這種模式在全北京城進行復制。張松江透過連鎖加盟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讓“小管家”在北京城遍地開花。隨著業務的迅速發展,在北京已有上百家門店了。後來,張松江甚至把連鎖店開到了山東、江蘇等地。

  10年後的今天,張松江的“小管家”在全國已擁有100多家連鎖加盟店,成為全國最大的專業從事家政服務的品牌公司。他下一步的目標是要把家政服務門店提升到“家政工廠”,把直營店搬到郊區,將所有的人和物配送集中在基地,小管家的服務單位也由直營店改為活動車。如此一來,資源配置更加緊密,成本也能夠得以較好地控制。如果張松江的“家政工廠”成功的話,那麼他便要申請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家政服務公司。要做就做行業中最好的一個,這是張松江一直以來堅持的一個原則。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