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然而,“海龜”的身價已經今非昔比。
歸來卻空空的“行囊”
2009年4月初,24歲的曾鋒大學畢業後從新加坡回國,飛機降落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馬上就要見到父母了,他不僅一點也不興奮,反倒憂心忡忡。為了讓他留學,父母已經債臺高築,他感到自己無力背起這些。
見到兒子的那一刻,曾樹明夫婦很激動。擁抱著兒子,母親姜欣有些哽咽:“好兒子,你學成歸來,媽媽的苦沒有白吃,你可要給媽媽爭氣呀!”
母親的話讓曾鋒的心情更加沉重,留學的種種記憶一下湧上心頭——
2000年夏,曾鋒以高分考上遼寧省最好的重點高中——省實驗中學。如果保持這樣的成績,3年後在國內參加高考,應該能考上清華等國內一流大學。當然,國外的許多學校也盯上了這樣的好苗子。
在留學熱的鼓動下,曾鋒的父母動心了,他們決定讓兒子去新加坡留學。4年高中,前兩年免費,後兩年80%的學生免費,而大學有60%的學生能拿到獎學金。考慮到他們的經濟條件,親友勸其三思而行,但父母對兒子自信滿滿。
曾鋒來到了新加坡。第一次離開家鄉,氣候不適應,飲食不習慣,在孤獨寂寞中,面對著來自全國各地優秀學子的激烈競爭,他的成績只是中下等。這令曾鋒痛苦和緊張: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月收入加起來只有2000多元,就是全額公費每年也得花費1萬多元,如果拿不到獎學金將不堪設想。在巨大的壓力下,他睡眠質量極差,學習無法集中精神,高二時還勉強能拿到獎學金,高三時終於跌出了80%之外。父母拿出全部積蓄並借了一些錢,湊夠了高中最後一年的學費、生活費15萬元。然而,他只考上了普通大學的自費生,每年需20萬元,無奈,父母賣掉住房並繼續負債,終於支撐到他讀完大學……
往事不堪回首。在回家的路上,曾鋒一言不發。大學畢業後他曾四處求職,但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他在新加坡找不到工作,更別奢望去歐美掙大錢了。折騰了幾個月,他不得不選擇了回國。
走進家門的那一刻,曾鋒的眼睛溼潤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啊?租的插間房子只有14平方米,一張雙人床一張單人床塞得滿滿的,連放張書桌的地方都沒有;與另一家共用的廚房和廁所,又髒又亂簡直沒法下腳。曾鋒哽咽道:“爸媽,是我無能,讓你們受苦了。”曾樹明卻笑了:“我們不在乎吃苦,只要你有出息就好!”
曾鋒害怕父母那滿是期待的目光。現在,這個家負債60多萬元,以父母的收入絕無償還能力,可他有嗎?
第二天,曾鋒走進了人才市場,可沒人理會他這個無名大學畢業的“海龜”。
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到處應聘,卻無一家錄用他。5月初,在一次應聘無果而終後,他因為頭疼中午回家,沒進家門就聽到父母在爭吵。
曾樹明埋怨妻子說:“小鋒考上自費大學時,我就說咱讀不起,那時就欠下10多萬了。要是那時就回國,能有今天嗎?”
母親姜欣爭辯道:“在國外讀了4年多高中,教材都不一樣,還能回國高考嗎?當初讓兒子出國可是你的主意!”
曾樹明痛苦地說:“欠下60多萬,本指望他在新加坡掙大錢,可現在連工作都找不到,怎麼辦啊?”
曾鋒悄悄地退了出去,他沒有勇氣在這時面對父母。回國後的這段日子裡,父母總找藉口不和他同時吃飯,他偷偷地檢視才知道,原來父母只吃米飯啃鹹菜。想到含辛茹苦的父母,他決定出去闖一闖。
他來到姑姑家想借點錢,正撞上姑姑和姑父吵架。姑父情緒激動地指著他的鼻子說:“為供你讀書,10多萬都借給了你爸,看來這錢是肉包子打狗了。你表妹上大學連臺電腦都沒有,學費都是貸的款,再不還錢這日子沒法過了,我要和你姑離婚!”
曾鋒羞愧難當,說了一大堆對不起就匆匆離開了。
5月中旬,一個債主找上門來,讓曾樹明驚駭的是,他把患病的老伴抬來了:“我們沒錢治病了。再不還錢,我就把病人放這兒,你看著辦吧……”
見父母低眉順眼的樣子,曾鋒羞愧得無地自容。他“撲通”給來人跪下了:“叔叔,你高抬貴手吧。給我1年時間,我一定掙錢還你……”債主走了,一家人抱頭痛哭。
當晚,曾鋒來到舅舅家借了5000元,他決定到上海找工作。
月薪1600元的白領
坐了20多個小時的硬座車,曾鋒來到了上海。他在一家小旅館的地下室住下來,每天80元,和他同室的是個農民工模樣的人。放下行李,曾鋒馬上買來報紙,查詢各類招聘資訊,他夢想著大上海能給他一個機會。
次日早晨6點,曾鋒就出發前去應聘。他不捨得坐出租,又怕公交車耽誤時間,只好早早出發。負責招聘的人看了一眼他的文憑說:“這樣的外國普通大學,就是上海人也很難找到好工作。”
曾鋒沒有灰心,他馬上又去另一家。這一天,他共去了9家企業,都以失敗告終,接下來的兩天,仍舊吃閉門羹。
第四天,曾鋒改變了策略。他去一家只有1000多名員工的化工廠應聘,人事科長一看他的文憑笑了:“我們招的是辦公室跑腿的,你這樣的‘海龜’來湊什麼熱鬧?”
接下來,曾鋒又去了幾十家單位,無論大小都被拒絕了。最後一家負責招聘的中年人是個熱心腸,他悄悄告訴曾鋒:“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家家都準備裁員,招人的單位很少,很多單位為了節省人力成本,都裁了高學歷員工招聘低學歷的。那些招聘海歸的企業,都想招高精尖人才,你的情況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父母在期盼他的好訊息,曾鋒覺得不能就這樣放棄,他依舊天天去應聘。6月初,來上海已經半月,天天吃最便宜的麵條,卻無一家單位錄用他。一位東北老鄉告訴他:“回家吧,你的文憑太尷尬,上海不是你的福地。”
曾鋒黯然離開了上海。他真想回家,它雖然破舊逼仄,不過和父母在一起很溫暖。可是,這樣回去怎麼面對父母?怎麼面對那些債主?他決定再去北京試試,臨行前給父母打了個電話,謊稱透過同學在北京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北京的機會很多,卻沒有一個是留給曾鋒的,他的際遇與在上海無二。夜晚,看著滿大街的“北京歡迎您”,他欲哭無淚。那些成績平平的初中同學,大學畢業後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而他這個堂堂的中考狀元,負債留學卻落得如此下場,不禁發出一聲深深的哀嘆:海歸海歸不如烏龜!
來京10多天後,身上的錢快花光了,工作仍無著落,而且一點希望也看不到。他喝醉了,倒在了路邊,是被環衛工人叫醒的。爬起來,摸摸口袋,錢全被偷光了。曾峰困獸般頹然坐在地上,他想到了死。這時,他收到了一條父親的簡訊:兒子,找到工作了嗎?你是全家的希望!
於是,他放下身段來到一家快餐店當服務員。和一群初中生一起,幹著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還得給父母打電話繼續撒謊。
7月初的一天,曾鋒撞見了初中同學周明,那一刻,他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弄清原委後,周明把曾鋒請到了自己家。周明大學畢業兩年了,貸款買了房和車,他還沒有能力幫曾鋒找工作,不過他勸曾鋒回瀋陽,因為他們的初中好友張勇在瀋陽一家合資商貿公司工作,深得老總信任。
走投無路的曾鋒顧不上臉面了,他揣著周明贈送的l萬元回到了瀋陽。
看張勇的面子,總經理接受了曾鋒,但月薪只有1600元。總經理告訴他,現在經濟形勢不好,這樣的待遇已經不錯了。曾鋒千恩萬謝,總算找到了一個說得過去的工作。
看到曾鋒回來,父母很驚訝。自從兒子離開瀋陽,他們的心就一直懸著,看兒子不開心的樣子,就知道肯定是碰壁了。他們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和週末,曾樹明在街上修腳踏車,姜欣做家政和飯店鐘點工,一直幹到午夜。這樣辛苦,夫妻倆每月的全部收入也只有3700元左右,這對於60多萬的債務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