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心灰意冷之時,她忽然接到警方的電話,告訴她:“你的兒子找到了,快來接他回家吧……”她一下子就懵了,回過神來後,禁不住悲喜交並。這個時候她不會想到,兒子雖然找到了,那份親情卻已經失落了……
兒子意外被拐,母親辭職尋找
張慧是重慶人,20歲時她和同鄉結了婚並且生育了一兒一女。婚後,張慧和丈夫因生活瑣事爭吵的次數越來越多,雙方都發現彼此性格不合,最終和平離婚,女兒歸前夫撫養,兒子歸張慧撫養。
2003年,張慧遇見了現任丈夫劉偉。劉偉老實憨厚,不介意張慧是再婚,這讓張慧很是感動,於是就在這年末嫁給了劉偉。婚後的生活清貧卻幸福,張慧先後為劉偉生下了女兒劉英、兒子劉強和劉雄。
因為接連生了三個孩子,家裡的負擔變得沉重起來,劉偉告訴張慧,自己想出門打工。張慧捨不得和丈夫分離,決定把三個孩子帶在一塊,一家人都去外地生活。
2006年春節過後,一家人來到福建省晉江市磁灶鎮,張慧和丈夫在一個磁磚廠裡找到了工作,工作量大但報酬還算豐厚。
這年5月,張慧和前夫所生的兒子趙小天聽說母親在福建過得不錯,才13歲的他也執意要輟學出來打工。張慧同意了。就這樣,趙小天也很快來到了晉江市磁灶鎮,當起了童工。
說是出來打工,但年幼的趙小天哪吃得來那份苦,經常到廠裡幹一兩個小時後就溜出去玩。張慧見狀,乾脆叫他留在家裡照顧弟弟和妹妹。
6月2日上午,張慧拖著疲憊的身體下班回家。
等候在家的趙小天看見母親回家了,便提出要帶弟弟劉強出去玩一會兒,隨後,高興地牽著劉強的手出了門。臨別時,趙小天還舉起弟弟的手衝媽媽揮手再見,可讓劉慧怎麼也想不到的是,這次與劉強分別,再見面就是五年之後了。
趙小天帶著劉強在父母打工的廠裡玩了一陣後,便到廠裡的小賣部給弟弟和妹妹買了幾包零食,準備回家。可走到廠門口時,他們遇到了一個陌生的年輕人。
“小兄弟,我是你爸爸的朋友,竟然在這裡遇到了,不如我帶你到周圍玩一玩吧。”對方一口流利的四川話,讓不諳世事的趙小天信以為真。不僅如此,對方隨後還客氣地在小賣部給趙小天和弟弟各買了一瓶飲料。
隨後,三人來到附近一個菜市場,裡面汙水橫流泥濘不堪。劉強吵著要回家。可到了出口時,這個老鄉突然告訴趙小天,自己買的魚忘記拿了,讓趙小天幫忙去拿一下,他和劉強在市場門口等。趙小天毫無防備地把一直抱著的弟弟遞給了他,自己則返回菜市場拿魚,可他在菜市場裡逛了幾圈,也沒問到老鄉所買的魚。等他再回到菜市場出口時,弟弟和老鄉都已不見了蹤影。
趙小天獨自在菜市場周圍找了半天后,哭哭啼啼地回了家。還在睡夢中的張慧被趙小天闖下的大禍所驚醒。張慧像發了瘋一樣衝出了家門,圍著菜市場周邊的幾條街尋找兒子下落。也許是無法承受打擊,張慧向當地警方報案時,甚至一時忘記了兒子的容貌。因為經濟不寬裕,他們還沒來得及給劉強照一張照片。這下要找兒子,唯一的線索就是劉強的右手臂被燙傷的那個疤痕。難度可想而知。
接下來的一週左右,張慧和丈夫將工作丟到了一邊,成天在磁灶鎮的大街小巷穿梭,期望有一天能碰上兒子。尋找一週無果後,他們又花錢印了幾千張傳單,可大街小巷都貼滿了,張慧和丈夫也沒接到一個有用的線索。這段時間的生活讓張慧和丈夫近乎崩潰。
半個月後,張慧的尋子之心沒有被沖淡,反而越發強烈,她斷定劉強已經不在磁灶鎮附近了,人販子一定把他賣到了其他地方甚至外省。張慧告訴丈夫要辭職去尋找兒子。劉偉很能理解妻子的心情,同意了,並告訴她,自己會盡可能多掙錢,撐起這個家。這一夜,夫妻兩人在家抱頭痛哭,對未來一片茫然。
辭職後的張慧先是在晉江市內尋找兒子,她一條街一條街地尋找,去周邊的一些村鎮找,但是都沒有關於兒子的任何音訊。那段時間裡,張慧每天一大早就出門,一直到天黑才回到出租屋。這樣的尋找方式,她持續了整整兩個月。
五年艱辛尋子,拖垮一個絕望家庭
這年夏天,就在張慧為尋找兒子心力交瘁時,突然接到了姑姑的電話。
“不得了了,小天出事了,你快回來看看吧。”電話裡,張慧來不及細細打聽,只得趕快往回趕。
原來,趙小天要為尋找弟弟出一份力,主動請纓去工廠上班,或許是因為精力不集中,他的一隻手不小心被機器死死“咬”住了。最終,趙小天的四根手指無奈被切掉了,喪失了部分功能。
在一旁看著兒子手術的張慧,感覺手術刀直接切在了自己的心上。在這之後,為了不讓家人都為尋找劉強背上沉重的負擔,張慧無奈地一邊工作一邊尋找劉強。
好不容易熬到了2007年春節。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頓簡單的團圓飯後,張慧便對丈夫說:“明天我還要去尋找兒子,還是我一個人去找兒子吧,家裡的孩子也需要照顧,別再出什麼閃失了。”劉偉點了點頭。
張慧為尋找兒子做出了一個長遠的計劃。她覺得只要自己不灰心,在有生之年肯定能再和兒子重逢的。春節過後,張慧一邊在晉江市四處打零工,一邊尋找兒子。可一年很快就過去了,還是沒有劉強的下落。
張慧眼見在晉江市找不到孩子,便按計劃開始前往外省尋找。她聽說杭州有很多無法生育的有錢人花錢買孩子,便猜想劉強說不定已經被拐賣到了杭州,思子心切的她又隻身前往了杭州。由於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劉偉一個人照顧家裡兩個小孩已經十分困苦,所以張慧去杭州的時候身上僅僅只帶了三天的生活費。
到杭州,錢用光了,張慧第一次放下顏面,彎腰去撿別人沒吃完的食物,到公廁去喝自來水解渴。晚上,街頭的石階或橋洞便成了她的棲身之所。
幾個月轉眼就過去了,杭州的氣溫也隨著冬天的臨近漸漸轉涼,不知多少次,在街上睡覺張慧被凍得從噩夢中驚醒過來。不得已,她決定先在杭州找個工作,一邊工作一邊找劉強。
不久,張慧就在杭州汽車北站找到份洗計程車的工作,工資微薄,工作卻很辛苦,特別是冬天和冷水一接觸手上就會長滿凍瘡,疼痛難忍。但這份工作唯一的好處是隻在晚上上班,白天她可以四處打聽兒子的下落。
有了落腳處後,張慧尋找起兒子來也方便多了。有些聽說過情況的周邊市民被她的母愛所打動,紛紛為她提供資訊,遺憾的是這些資訊都沒有指向兒子劉強。
“張姐,你這樣尋找孩子可難了,還不如上電視節目這些有效果……”一天,一個計程車司機給張慧出主意說。
這年11月,張慧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到杭州電視臺錄製了尋子啟事,希望兒子能看到媽媽還在找他,希望收養兒子的家庭能與自己聯絡。可惜節目播出後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她在杭州的這一年裡也沒找到關於兒子的半點線索。
2009年春節,張慧放棄了在杭州的尋找,拿出兜裡所有的錢買了一張返回晉江的車票。這也是張慧和家人分別一年後的首次團聚。春節過後,張慧把兩個小孩送回了重慶老家,大兒子則留在晉江繼續打工。一切安排妥當後,她便和丈夫一同前往了福州市,準備一邊打工一邊尋找兒子。
到福州沒多久,張慧和丈夫就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擔河沙。這雖然是一份苦力,但是計件制,這讓張慧有更多時間拿來尋找兒子了。從此,為了將下午的時間用來尋找孩子,張慧在每天上午的工作中都比別人賣力,在半天時間裡多走幾個來回,多掙些工資維持著這個破碎的家。
2010年初,張慧又輾轉到了廣州市,這也是她潛意識裡尋子的最後一站。
來到廣州後,張慧在一家水泥廠打工。每到下班或輪休時,她都會騎著腳踏車在大街小巷裡轉悠,希望能遇見兒子。廣州市走丟的小孩也很多,報紙上經常有人登出尋子資訊,每次張慧看到這些資訊後都悲從心來,因為她想到自己連一張兒子的照片都沒有,幾年來就算真遇上了兒子,自己還能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