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難的是心中有暖,人生最容易的也是心中有暖。
暖人的是心靈自我燃燒起來的小火苗,凍人的是心靈的火苗萎了,遼闊霜天鋪天蓋地地落在了心路里。
人人心裡都長有一棵棉花樹,有人等棉桃開了,彈棉花,制棉衣。有的人卻在棉桃尖利的時候,把它當成一枚枚小飛鏢射傷別人。可見,有時候,暖等不到時日,即是傷人的寒。
人人心裡都有一池寒水,凍雪未融,尚有冰刺蝕骨,這時候,我們不要著急,稍等一個節氣,有鴨戲水,有柳拂堤,杏白了,桃紅了,黃鶯遍地春來了。可見,有時候,寒殘存時,我們只需稍等,暖也就接踵而至了。
暖和熱不同,其間裹挾了諸多的感情因素在裡面。
有人做過一個心理測試調查。讓人在看到的以下事物中找出最能暖心的一種:
A、 火苗;B、房子;C、皮毛;D、炊煙。
最後統計,竟然60%以上都選擇了炊煙,他們說,想到了炊煙,總能想起母親,想起母親做的飯,哪怕是三口兩口下肚,暖心的汗酣暢如泉。
如果找一個字,與暖相接。我覺得最恰當的要數“融”了。暖意融融,是陽光拂面的感覺,這樣的暖,不濃烈,也不讓人覺得程度不夠,而是一種“剛剛好”的狀態,和風撲面,潤物無聲。
這樣的暖,也容易讓我們想起一種人,他們多喜歡無聲地施捨,在送人火盆的時候,且不灼傷人尊嚴的臉面。不像有些信誓旦旦的慈善家,稍有善舉,就動用了媒體的長槍短炮,這讓那個身處寒境裡的人情何以堪,只會令寒者更寒,脊樑冒冷汗。
溫暖的陽光從來不作秀、不叫囂自己的偉岸,只有寒冷的冰川才腆著一張假意惺惺的臉苟延殘喘。暖到深處,化作人心靈裡流動的感恩血脈,這血脈,不是憑空可以邀來的,是發自人心底的心甘情願。心中有暖,遇見了心靈瑟瑟發抖的人只管上前,沒有任何人是冰冷的鋼鐵,吸走了你的熱量,還凍傷你的手腕。那些來自你心中的暖,多半會如種子,撒在人心的春泥裡,化作紅花一瓣又一瓣。
心中有暖,則我們所站立的這片俗世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