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衣櫥”基金的發起非常偶然。2011年5月9日,王凱在家裡發了一條微博,當時是這麼寫的:“每個主持人都有一大堆淘汰下來的出鏡裝,也有很多朋友問我能不能買到一模一樣的,我突然有一個想法開一個網店,每件衣服配一個原主持人的出鏡照,然後把錢捐給民間公益組織,希望大家轉發。”
那時王凱正在搬家,他太太也是主持人,兩個人搬家時發現太多的衣服沒什麼用,扔了可惜,當時只是想開個淘寶網店,把這些衣服賣了捐出去做慈善,能賣多少算多少。當時絕對沒有想到,透過日後我們建立起來的愛心衣櫥傳播平臺,能夠將邱啟明的一套出境西裝賣到15萬元。
我是響應他號召的主持人之一,最後有20多個主持人加入進來。當時,我們有七個管委會成員,確立的願景是:每年至少讓2萬名貧困地區的小學生有保暖的新衣穿。不到一年時間,現在穿上“愛心衣櫥”新衣服的小朋友是13000多位,很多衣服還在路上。
我們有一個口號是“衣+衣=愛”,很多人對我們這個口號很感興趣,衣服加上衣服最後得到愛跟“1+1=2”諧音。
愛心衣櫥發展到後來遠遠比做一個網店的規模大得多,當然,其中很大程度依託於影響力巨大的新媒體,而且藉助了整合行銷手法。
微平臺,微傳播
我們放棄了那個網店,靠單件衣服銷售換資金的積累速度和影響力有限,能夠幫到的孩子非常有限。所以,我們開始打新浪微博的主意。
我跟王凱商量,找新浪微博要錢。這些網際網路公司掌握了大量資金,新浪為買下weibo.com域名就花了800萬,我想能不能用他們手裡的錢做一點善事,把愛心衣櫥專案推動起來。
特別湊巧,我們給曹國偉先生寫了一篇1000多字的郵件,我們覺得可能需要幾個回合溝通,甚至面談才可能說服他,結果沒想到不到5分鐘,曹國偉先生直接打電話過來,說願意幫助愛心衣櫥做這個專案。他說:“出100萬,但是這個專案只能在新浪微博做。”
新浪很清楚這個事情的長遠價值,當然,這個價值在今天體現得更加明顯,但當時我們沒有想到,覺得100萬已經不少了,早知道就要800萬了,可以幫到更多的孩子。(笑了起來)
接下來,我們建立了愛心衣櫥官方微博。新浪微博專門為愛心衣櫥設計了一款叫做微博拍賣的產品,到目前為止只有愛心衣櫥有這樣的平臺。雖然不是拍賣師一錘定音,但你可以隨時拿起手機在網際網路上看我們的拍賣頁面。非常遺憾,新浪還沒有設計出透過手機直接參與拍賣的功能,目前必須在臺式電腦的Web頁面上才能參與出價。當時,我們的第一件拍品拍了109001元。今天(5月28日)上午10點,頁面上開始拍賣《南方週末》捐贈給我們的一幅畫,我剛看了下,已經叫價到800多塊錢。透過微博渠道募集資金非常新鮮,這也是新浪微博感興趣的一種方式。我們的規則是在最後一個出價者之後24小時內無人應價,就成交。這個規則是我們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最後發現這樣的玩法不錯,很多人願意參與,這是公益營銷創新產生的價值。另外,我們還開通了支付寶公益平臺,大家可以透過支付寶捐贈。
愛心衣櫥能做成,絕對不是我跟王凱幾個人能夠做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人,甚至是不認識的人,透過各種渠道,主要是透過微博獲得愛心資訊,跟我們進行深度合作。有很多明星也加入進來。前兩天謝娜捐贈了一件衣服,準備在微博上拍賣。
錢能解決問題,但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所以我們在設計平臺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我們的主渠道不是讓別人直接捐錢,雖然我們也有捐錢的通道。我們的辦法是找東西,拍出去,然後幫助別人。在經濟學上大家對一個東西價值的判斷不一樣,每個人在內心裡出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比如,姚晨拿一件衣服出來,不喜歡姚晨的一分錢也不會出,喜歡她的人拿10萬塊錢也覺得值。所以,我們就透過網上平臺,尋找願意出高價的人,讓各方需求得到滿足。
現在,中國慈善事業面臨一個非常有特點的時機:很多人需要幫助,另一方面有人有能力也有願望幫助別人。
我們做的事很簡單,透過打造平臺、整合社會資源,幫助多方完成心願。而且,我們希望把這個平臺的門檻降得越低越好,你可能只需要抬抬手,只需要整理一下家裡的衣服,只需要點一下滑鼠,就做了一件好事。
微博除了幫助我們建立拍賣頁面和募集資金外,在推廣和資訊披露的過程中(包括獲取受助資訊),帶給我們的價值是傳統媒體不可替代的。因為微博太快了,而且它的資訊觸角遍佈很多城市,也遍佈很多貧困地區。大家覺得貧困地區的老百姓不上網,但社會上有一些很特別的群體,透過他們的觸角,微博已經延伸到一些貧困地區。比如,支教隊、驢友、自駕遊車隊等等。他們到了那些地方後,可以把我們的愛心衣物帶給當地的老百姓,也可以透過微博互動將當地的需求發給我們。我們在微博上經常有這樣的互動。最近,我們有幾批衣服就是由他們帶下去發放的。比如西藏阿里、雲南怒江,這些平時很少有人到的地方,政府民政部門都很難有力量關注到,但他們可以做到。
當然,“郭美美事件”後,大家對公益的信心降到了冰點,這件事情最大的教訓是公益不夠透明,而微博恰恰可以幫我們最大程度地實現透明。愛心衣櫥是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下面的二級基金,我們不可能越過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自己做報表,但是我們有微博,可以在微博上把每一筆收入、每一筆開支清清楚楚地列出來釋出出去。這是微博帶給我們的一個非常便利的釋出渠道。
微整合,微營銷
這些年,我跟王凱一直做財經節目,跟很多企業打交道,所以除了新浪微博外,我們還找了很多領域領先的企業,由它們幫我們解決一個一個問題、建立一個一個渠道。
比如凡客誠品。愛心衣櫥的宗旨是找行業內有影響力、能做成事情的企業合作。王凱特別執著,一定要讓孩子們穿上一件他們從來沒穿過的非常好的衣服,他喜歡戶外活動,知道衝鋒衣特別好,既保暖又防風防雨,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山區能夠派上用場。但衝鋒衣比校服難做得多,對面料要求高,裡面抓絨的要求也高,製作工藝難,而且成本難控制。一件衝鋒衣的市面價是400-500元,成本價158元。我們說158數字不如140好,因為微博是140個字,找了很牽強的理由說服凡客誠品。凡客誠品在每件衣服上倒貼了18塊錢。這些衣服由凡客誠品製作,然後透過凡客誠品的物流運送到各個地區,再由我們的志願者把衣服送到山區孩子們手中。
還有一個在國內銷售奢侈品的寺庫網,擅長打理二手奢侈品,這個行業在國外發展得比較成熟,國內剛剛起步。寺庫網負責幫我們打理募集到的明星服裝,拍照片放在網上展示。很多非常好的企業參與進來,用它們的專業能力幫我們做愛心衣櫥專案,我們搭建了一個跨度比較大的合作平臺。
2011年10月23日,我們舉辦了一場慈善晚宴,效果不錯,共認捐578萬元,目前有160多萬元沒有到賬。一個晚宴的募捐金額相當於我們大半年募集的資金。
我們還有“定向捐助權”產品,企業或者個人捐錢過來,我們做好衣服,按照囑託送到指定的貧困地區。企業的募捐金額從50萬元起步。
我們剛剛開展的二手衣物活動,在北京得到很多朋友響應,解決了五六千個孩子和家庭過冬棉衣問題。如果有更多的人願意捐贈,我們可以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進行合作。
制約二手衣物捐贈的主要有兩大難題:一是物流成本,有時郵寄費比衣服本身的價格還高;二是衛生問題,曾有很多地區在網上釋出需要二手衣物資訊,但由於無人把關,很多破舊的衣物送去根本沒法穿,反而帶來麻煩,浪費資源。
我跟王凱想如果能解決物流和衛生問題,這個事沒準靠譜。當然,我們依然找企業解決問題。我們找到國內最大的物流企業德邦物流,德邦物流的老總非常支援這件事情,他表示:沒問題,我們幫你們把衣物從大城市運到西部城市。
衛生問題,我們找到榮昌、拓鋪洗衣店,兩家店此次組織了31家連鎖店參與活動,洗衣店收二手衣物,志願者負責衣物的分類把關,然後將收到的衣物集中清潔消毒,把打理好的每件衣服封到一個塑膠袋裡,這樣西部地區的老百姓拿到的是乾淨而且是可以穿的衣服,這種細緻體貼的幫助他們更能接受。
很多發達國家都在做這樣的事情,我前兩天去韓國採訪首爾市長樸元純,他之前做市民運動,第一件事情就是收舊衣服,送到需要幫助的人手中。他們已經發展出很成熟的操作模式。但中國地域太大,不像韓國那麼小,運費那麼低,以我們目前的能力想做這件事情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其實,很多企業願意參與公益,我甚至覺得他們參與公益不僅僅是為了樹立企業形象,完全是出於社會責任感。德邦物流幫我們免費做物流,很多場合我們想幫他們宣傳一下,他們都說不用。這改變了我對很多企業的印象。現在,像百威英博這樣的跨國企業也開始與我們接觸,下一步可能會有更深入的合作。這樣的熱心企業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幫助更多的人。
我們跟草根公益團體也有密切合作。比方我們做捐衣活動,靈感來自廈門小魚網,他們做的捐衣活動叫“進社群收舊衣服”,收完之後打包快遞出去。有次在論壇上我見到小魚網負責人,跟他聊這個專案,他特別苦惱每次要貼幾千塊錢的郵遞費,擔心持續不下去。後來,我們讓德邦物流免費幫他們運送。以後在廈門愛心衣櫥有可能跟小魚網進行其他方面的公益合作。
這就是整合的力量,公益在微傳播平臺,透過微營銷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
世紀之交的時候,《南方週末》江藝平女士寫的《新年寄語》大意是:陽光打在我們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我也希望大家能更多關注公益事業,就像陽光打在我們臉上,但是溫暖卻留在我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