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生草

[ 現代故事 ]

大馬山重巒疊嶂,花草茂盛,山下有個大馬村,村中有個漢子姓馬,長得人高馬大的,村裡人都叫他大馬。

  這些年來,大馬山區的山農們開發利用山區資源勤勞致富,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唯有這大馬,終日裡遊手好閒不思進取,已到了不惑之年還是光棍一條。大馬山區野生藥材資源豐富,一年四季來這裡採集野生藥材的藥農絡繹不絕,藥農中,大部分是外鄉外土的。大馬靈機一動,在不被人們注意的蹊徑之中發現了“商機”。

  這天,他到鎮上商店裡扯了塊紅布,做了個紅袖章,在上面塗抹出“巡山”兩字。然後便戴著紅袖章,揹著帆布袋,成天價在山溝路邊轉悠,只要發現來這裡採藥的外鄉藥農,便一個箭步躥上去,當頭一攔,兩手叉腰,聲音威嚴地呼喝道:“誰讓你到這兒來採藥材的?這裡封山你知道不?”

  藥農們一見這位人高馬大的,再看那架勢,不禁大吃一驚,知道遇上了“山神爺”,只得賠著笑臉套近乎。可無論藥農們如何說好話,大馬在沒吃到供奉之前,他就以封山區不能動一草一木為由,要把捉到的人扭送到鄉里。一聽這漢子要扭送他們去鄉里,藥農們心驚膽戰,於是便苦苦央求放了他們。

  “什麼?放了你?說得倒輕巧,誰不知道這名貴藥材俏銷、價高,你這一趟,不弄個千兒八百的才怪呢。再說,你違反封山規定,該怎樣處理呢?”

  在大馬的威逼之下,藥農們一個個都變得知趣了,他們見四下無人,便從腰裡掏出一把鈔票塞到了大馬的口袋裡。大馬眼尖,知道這把鈔票少說也有百八十塊,便裝腔作勢地說:“不過看你這是初犯,就不追究你了,快走吧。”藥農們打點了“銀子”後,嬉皮笑臉地鞠躬應承著,腳步卻繼續朝山裡走去。大馬見了,也睜隻眼閉隻眼走開了。有些藥農上山沒帶錢,就只得變著法子把身上值點錢的東西送給他,實在拿不出的,就只好送給他採來的藥材,而大馬拿著這些東西變賣後便來了錢。

  為了防止被村裡人看見,大馬每天上山後才戴上紅袖章,下山回村時又摘下紅袖章。在“巡山”的過程中,他的眼睛特別尖,在山上要是遇上自村人,打老遠的就把紅袖章摘了。別人問他在山上轉悠什麼,他誑說上山尋野兔採藥材什麼的。因此,他的秘密一直無人知曉。

  這段日子,大馬真是春風得意,搜刮來的錢財足夠他吃喝的了。

  這天,大馬“巡山”來到了一處山岩旁,見到一個五十開外的大嫂,他二話不說,急步奔到了那位大嫂跟前,劈頭便說:“喂,你好大的膽,竟敢在這封山區裡採摘!說,你採什麼呢?”

  “噢,這位小弟,我在採還生草。”大嫂轉頭回答。

  “還生草,有什麼用啊?能賣錢嗎?”大馬喜出望外,心想這回又逮到“獵物”了。

  “不,拿去吃的。”

  “吃的?不是告訴你啦,這兒是封山區,私自採藥是要受罰的。”

  “小弟呀,我採藥不是為賣錢,是為救人命啊!”大嫂央告說。

  “救命也不行,私自動了封山區一草一木的,都得到鄉里去交罰款!”大馬威脅說。

  大嫂一聽要去鄉里,頓時急了。“小弟啊,你行行好放了我吧,我是大老遠的從臨山鄉來的,真的是為了救人命啊!”

  聽這位大嫂說是從臨山鄉來的,大馬不禁愣了一下。他見大嫂戴著一枚戒指,不禁心頭一喜,心想,這又可以換錢了,就說:“那你說該怎麼處罰?沒錢,不是還有一隻銀戒指嘛。”

  “這可是我姐姐給我的信物,你不能拿走。”大嫂子說著,把手背了過去。

  大馬叉著腰說:“你不把戒指給我,你說怎麼辦?”

  無奈,大嫂子只得摘下了指上的銀戒指。

  大馬拿著戒指,見那位大嫂抹著淚兒走了,不覺洋洋得意,心想,明天我就進城把它賣嘍,怎麼說也值幾百塊了吧。

  第二天早上,大馬直奔二歪家,想搭他的車進城。剛一出門,正巧碰上二歪。

  “你去哪兒?我正找你呢。”說著,二歪把一封信給了大馬。

  大馬開啟一看,得知在臨山鄉的母親病重了。雖說大馬整日遊手好閒,但他對母親還是挺孝順的。當年他母親生下他沒多久,他爹因急病撇下了他們孃兒倆駕鶴西去了。為了生計,大馬媽帶著年幼的大馬改嫁到了臨山鄉。大馬長大後,執意要離開後爹回大馬山,母親怎麼說他也不聽,只好由著他去了,自己留在了臨山鄉。不幸的是,大馬的後爹因上山採石被巨石壓死。大馬想把娘接回大馬山,娘見大馬一直沒成家,勸說了多少回,大馬改不了遊手好閒的毛病,娘就一直沒過來。

  看了信,大馬心頭髮酸,“唉,自己無能,無力讓母親過上好日子啊。”大馬愧疚不已。他想到了那枚戒指,心想,母親一生受苦,從沒見她戴過金銀首飾,現在既然得了這枚銀戒指,何不去看看母親,將戒指給她,表達對老母的一片孝心。

  大馬沒敢耽擱,急急忙忙出了門。

  到了臨山,一進破舊的門樓,大馬便看到了躺在竹榻上的母親。看著母親瘦骨嶙峋、形容枯槁的模樣,大馬鼻子一酸,哭著叫了聲:“媽!”

  母親微微轉過臉來,一見是兒子大馬,淚珠奪眶而出:“兒啊,我的兒啊……”

  “媽,您看我給您帶什麼來了?”

  這時,突然進來一個人,端著一碗湯藥,來到大馬媽的身邊。那人轉臉看到大馬,大馬與那人都不禁愣住了。原來,進來的那個人正是前天在大馬山區採還生草的那位大嫂。

  大嫂看到大馬,怒目而視,脫口問道:“你怎麼在這兒?”見大馬手裡拿著枚戒指,更加怒不可遏,“你拿走了我的戒指,叫我怎對得住這位大姐?”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大馬媽如墜五里霧中,執意要大馬說明原委。大馬只得把自己不務正業、敲詐勒索的事對娘說了。大馬媽聽了泣不成聲,她問大馬:“你知道這戒指的來歷嗎?”

   原來,自大馬離開臨山鄉後,從外地嫁來了一位姑娘,就是眼前這位大嫂白麗珍。白麗珍得知大馬媽的不幸身世後,甚為同情,倆人親如姐妹、相互照應。後來,大馬媽得了一種怪病,四處求醫問藥,好長時間病情仍不見好轉。重病中的大馬媽想到了兒子,但又念兒子窮困潦倒、無所依靠,也就斷了靠兒的念頭。因感恩於白麗珍的悉心照料和姐妹情分,大馬媽執意把大馬的後爹給自己的一枚銀戒指送給了白麗珍。一天.白麗珍在一土郎中那裡得知,大馬媽的病唯有生長在大馬山區危巖上的還生草能醫治,便立即趕往大馬山。沒有料到的是,卻遭到了大馬的敲詐。

  大馬撲通一聲跪倒在孃的跟前,用手狠狠地敲打自己的腦袋:“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啦!”說完,又來到白麗珍跟前,磕頭說:“大嫂子,我不是人,我……我不是人啊!”

   白麗珍趕忙扶起大馬,說:“大馬呀,知錯就改,還是好人啊!”

  大馬媽聲淚俱下地對兒子說:“大馬呀,咱家世代都是本分人,咱再苦再窮也不能做傷天害理的事。你把敲詐來的錢財交到派出所,去自首,悔過自新,重新做人!”

  因大馬悔過自新,公安部門從輕處罰了他。後來,大馬回到了母親的身邊,與母親一起生活。大馬媽的病,經服用白麗珍採來的還生草,竟奇蹟般地好轉了。

  這真是:山中還生草,藥到病自消;因著“還生草”,浪子回正道。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