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稚集團:天才寶貝的口碑營銷

[ 現代故事 ]

孩子出生後,時任Doubleclick(現已被Google收購)臺灣總經理的劉慧琴無意中接觸到天才寶貝課程,當時她對幼兒教育非常關注,正在急切尋找一個有益於自己寶貝成長的幼教課程。在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搭檔推薦下,劉慧琴特地到美國考察,結果引起她的興趣,甚至放棄已經很成功的事業,創辦了睿稚集團及天才寶貝早教品牌。

  “我發現這個專案非常棒,正好補足了華人教育欠缺的部分,當時我這位搭檔跟我說,真的很遺憾,因為知道這個專案的時候他的孩子已經十歲了,超過了接受天才寶貝教育的最佳時機。如果早發現這個專案,讓自己孩子有機會上就好了。”劉慧琴說。

  FasTracKids 天才寶貝創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美國丹佛。2004年5月天才寶貝來到上海,同時帶來了其創新的幼兒MBA教學理念。目前天才寶貝已在50多個國家擁有400多家教學中心。

  “2004年天才寶貝進入中國的時候,國內還很少有國際市場的優秀課程,而經濟發展、獨生子又讓一些父母有能力也強烈希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國內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很大。”劉慧琴表示,2007年、2008年天才寶貝獲得兩輪風投注資,目前在中國57個城市有近百家教學中心。

  口碑:信任的力量

  與廣告畫面上的明星代言人相比,消費者更相信身邊人的體驗和推薦,真正讓消費者下定決心的往往是簡單而且免費的口碑。

  早教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對口碑的依賴性越來越大。早教課程的特殊性在於:主要受眾是孩子,而選擇和決策權則在家長。“這意味著,早教行業有雙重宣教物件,既要服務好孩子,同時要讓家長滿意。孩子年齡小,他們的感受主要來自於課程,這就要求早教中心首先要有好的適合孩子的、而且讓孩子願意學的課程;其次是讓家長滿意。家長的滿意度更多表現在孩子是否喜歡、是否有效果,以及環境和售後服務是否讓人滿意等等。相對一般性的實體產品和有形服務,早教比較特殊。”劉慧琴說。

  早教的特殊性還表現在另一方面—傳播的主體受眾有一定的特殊性。“現在早教市場面對的大多是80後女性家長,她們的教育意識強,捨得為孩子投資,但是媽媽們在承擔母親角色時,特別喜歡交流、分享。在進行決策時,她們喜歡向朋友諮詢,到網上了解下其他家長的感受。”劉慧琴說,調查資料顯示,78%的家長信賴親朋好友、同學、同事以及關係密切人的推薦,他們認為這些人的體驗更加可信。這些人的現身說法絕對會影響選擇者的判斷和主觀意識的形成。換句話說,相對廣告,家長更相信口碑。

  《第三屆中國家庭育兒方式調研報告》中指出,良好的口碑是現代服務業的基石,對早教行業更是如此。據統計,與口碑影響相反,傳統廣告的影響日益減弱,有62%的家長認為其對自己的影響力一般,其中80%的家長對廣告宣傳的真實性、有效性持懷疑態度,65%的家長認為“廣告宣傳是官方的,不是消費者自己的聲音”。

  口碑:親和力與可信度

  關注過天才寶貝的人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在競爭激烈的教育市場,天才寶貝很少投放廣告,卻發展迅速。目前,天才寶貝在全國開設了近百家教學中心,就得益於它一向重視口碑、服務和客戶體驗。

  劉慧琴認為,由於教育機構繁多,廣告鋪天蓋地,有時家長也是霧裡看花,很迷茫。“廣告對有些機構有用,比如英語,因為相對來說,教育內容非常清楚,就是圍繞英語能力展開。而天才寶貝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都需要深度解析,家長才能瞭解透徹。比如,為什麼3-6歲的幼兒,綜合能力培養很重要,如何培養綜合能力等等,都要詳細解釋,而廣告很難詮釋其中的教育內涵。廣告對提升品牌知名度有幫助,但對於提升客戶的品牌認同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相對於廣告,我們更在意口碑、服務和客戶體驗。”

  目前,天才寶貝45%的新學員由老學員推薦,90%的加盟商是學生家長。“這兩個資料充分證明了我們的教學效果。”劉慧琴說。

  天才寶貝指導師每週要和家長進行一次電話溝通,既報告孩子上課情況,又瞭解孩子在家裡的表現,同時就一些育兒方法和觀點與家長進行互動分享。課後指導師上傳孩子的課堂錄影,便於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天才寶貝還組織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公益活動、育兒講座等。孩子學得好,家長滿意,家長就樂意向周圍人推薦,成為天才寶貝的“口碑傳播者”。

  當然,口碑營銷具有親和力與可信度優勢,但由於網路上虛假資訊多、負面口碑傳播快,要想得到消費者認可和客觀評價,就必須做好口碑建設。“透過消費者反饋,不斷改正和提升自己,才能降低負面口碑的破壞作用。”劉慧琴說。

  目前,中國已有超過10萬名學生參加過天才寶貝課程,在讀學員近5萬名。劉慧琴承認,由於基數龐大,天才寶貝不可避免地遭到過個別家長投訴。

  “不管客戶出於何種原因,進行負面評價,我們的處理原則不變:始終以學生利益、家長利益為重。以此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坦誠溝通,誠意解決。很多問題的產生,是因溝通不夠、溝通不到位引起的,那麼在出現問題後,雙方更應積極地、實事求是,本著解決問題的原則溝通。抱著這種態度,我們贏得了家長認同和尊敬。”

  有能力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怕

  《新營銷》:天才寶貝進入中國市場這麼多年來,你認為市場有哪些變化?

  劉慧琴:變化主要有這麼幾點:第一,市場需求和空間都很大,早教專案越來越多,市場有需求,蓬勃發展;第二,是否參加早教,不需要教育家長,家長要做的是選對專案;第三,獨生子現象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經濟增長也讓家長有能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第四,天才寶貝剛進入中國時,家長大多是70年代出生,以知識分子居多,自己受過很好的教育,對孩子的教育非常有想法,接受並認可國際化的教育理念,而現在是80年代出生的家長居多。

  《新營銷》:天才寶貝進入中國市場有沒有遇到阻力?

  劉慧琴:萬事開頭難,天才寶貝也一樣。在天才寶貝發展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首先,要花時間和家長溝通。幼兒教育有特殊性,上課的是孩子,而決策的是家長。首先孩子得喜歡課程,其次是家長觀念要跟得上,因為我們是以知識和課程為載體,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不像拼音、奧數,學一節課會拼幾個字做幾道題,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阿桂賣田螺
下一篇: 舉起你的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