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長出書

[ 現代故事 ]

縣長高士全是個自認為是很有學問的人,無論是接待上級領導還是到下面檢查工作,他總要長篇大論一番,直到下面掌聲雷動,他還有意猶未盡之感。

  最近縣政府喬遷新樓,辦公室廖主任收拾出一大摞高士全的發言稿,拿過去請示怎麼處理,高士全不禁感嘆說:“怪不得我整天覺得累,這些年光講這些話,恐怕出本書也綽綽有餘啦!”

  廖主任聞言眼睛一亮,說:“縣長,咱何不就出一本書呢?您想,老百姓要腳踏實地全按您這些重要講話和指示的精神去做,咋會還受窮呢?他們之所以還受窮,就是因為沒有深入貫徹深刻領會這些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我想……書名就叫《致富之路》吧。”

  高士全一聽非常贊同,說:“好!好!這意見提得好。這事就交給你辦了。”

  書很快就印出來了,一共四十萬冊。高士全一看頭都大了,呵斥廖主任道:“四十萬冊這麼大一堆,你沒有計劃好了就讓我簽字,你當是小人書呢?我看你印這麼多往哪兒弄?”

  廖主任一邊撥電話一邊說:“縣長您放心,我還擔心印少了呢。”接著,他召集會議,佈置任務:縣裡往鄉里攤派,鄉里往村裡攤派,村裡向黨員攤牌,黨員必須帶頭購買。

  幾個月過去了,書沒賣出幾本,群眾卻怨聲載道。廖主任又給各鄉出高招,讓他們派專人把售書點擺到各鄉、村集市,零售也可。

  話說這天四面鄉逢會,五里長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廖主任親自來到鄉里坐鎮售書。宣傳售書的高音喇叭蓋過了所有小販的叫賣聲,震耳欲聾,售書攤前過往的群眾紛紛指責這種亂攤派行為。

  正在這時,一個農民老漢擠了過來,問廖主任:“同志,我想用牛換你這書,中不中?”人們以為他開玩笑,都跟著起鬨。老漢非常認真地說:“我是真的想換。”他指了指身後,說:“你算算,這一頭牛能換多少本書?”

  人們這才看清他牽了兩頭牛一頭驢,見他不像是開玩笑,議論說:“老漢是不是瘋了?這書能下崽能生錢?”老漢越發認真起來:“我這頭牛是620斤,那頭810斤,剛過的秤。”

  廖主任問:“老爹,你是哪村人?換這書幹啥?”

  老漢臉紅了,也不回答,執意說:“你算算唄,我又不讓你們吃虧。”

  人們大眼瞪小眼瞪了一會兒,就有人掏出計算器算了起來,兩頭牛可換574本書。廖主任目不轉睛地望著老漢,那意思是在說:我就不相信你會捨得用兩頭牛換書。誰知老漢不領情,說:

  “發啥呆呢?點數唄。”

  廖主任夢中驚醒一般,對鄉里辦事人員命令道:“小馬,先把牛牽進鄉政府。老羅,點數。大李去拿幾個編織袋,找根繩子。”

  小馬把廖主任拉到一邊問:“這牛也不知道有病沒有?夠不夠秤?”老羅說:“牽吧牽吧!就是弄頭死牛也比這一大堆書強。”

  幾個人忙忙活活打好包要往驢身上捆,廖主任忽然攔住,對老漢說:“老大爺,既然這書對你這麼有用,乾脆你把這頭驢也折成價換書算了。”老漢說:“那我咋回去呢?”

  “我們派車送你回去。”老漢慌了,說:“不中不中,俺家路遠,你不知道在哪兒哩。”

  任他們百般勸說,老漢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就是不同意。

  送走老漢,廖主任興沖沖地回到縣裡向高士全詳細地講了一遍事情的經過,說:“一個農民老漢,能把那麼大的家業換五百多本書,他瘋了?不是。這書肯定對他有用,或者是想轉手倒賣也未可知。所以說,書的銷售問題,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困難,關鍵是工作態度。”

  高士全興奮得臉都紅了,說:“你立刻把這事寫成材料,下午兩點在四面鄉召開現場會,我要親自講話。”

  開完現場會天已經黑了。高士全開車出了鄉政府,忽然想起很長時間都沒回家看過父親,心想反正離這兒不太遠,做個順路人情吧。

  車行十幾裡來到鄰近四面鄉的高莊鄉,高士全把車停在村口回到家裡。院子裡靜悄悄的,年邁的父親正趴在灶前燒火做飯。高士全埋怨說:“爸,我給你買的液化氣灶你不用,怎麼又燒起柴火來了?”

  父親也不說話,默默地往灶膛裡塞東西,高士全這才看清,灶旁放的編織袋裡全是他的《致富之路》。高士全又看看空著的牛圈,全明白了,他氣得渾身哆嗦,說:“你、你、你虧不虧呀?你圖什麼啊?”

  父親說:“圖什麼?只要老百姓少罵你兩句,我做啥都不虧!”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