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5 年常夢發起成立“單親家庭知心關愛中心”,到如今的“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關愛中心”,28年來,一個女人把她最風華正茂的時光都交給了愛心事業,也交給了一群與她非親非故的殘疾孩子。
夢雁是在她三歲那年來到關愛中心的。出生第二天,她被父母遺棄在農貿市場的一個井蓋上,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收養了她,一年後老奶奶去世了,小夢雁被老奶奶在京打工的女兒帶到北京。
一次偶然的機會,常夢見到了夢雁,便再也放不下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兒。於是,她成了夢雁的媽媽。小夢雁患有先天性尿道囊腫,常夢把她送到醫院治療,夢雁的病好了,常夢給自己兒子交學費的錢卻沒有了……如今夢雁已經十三歲了,是個健康、聰明、可愛,喜歡翩翩起舞的美麗女孩兒。
比夢雁大一歲的潘文碩,在兩歲的時候遭遇不幸。因為家庭矛盾,萬念俱灰的媽媽帶著他到火車道上臥軌,就在火車呼嘯而至的一瞬間,她把兒子拋了出去。
碩碩的命保住了,但卻永遠地失去了右手和右腿。後來他遇到了常夢媽媽,在常夢的奔波和照料下,他安上了假肢,幼年的陰影在他心中漸漸散去,在關愛中心這個溫馨的大家庭裡,他健康成長著。
在關愛中心裡,每一個殘疾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個孩子幾乎都在年幼時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是他們的常夢媽媽,給他們建造了一個家。讓他們殘缺的人生儘可能地完整。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所擁有的那份正能量,也吸引著更多的愛心匯聚到這個大家庭當中。
關愛中心所在地原本是一個廢棄的小學校。當初常夢在北京找了好多地方,但租金都很貴,只有這個地方比較便宜。於是,常夢和丈夫將廢棄的小學校推倒重建,給孩子們安了家。
說起常夢與丈夫黃雁平的相識相知,也正是因為慈善這條“ 紅線”——2001 年,通州關愛中心正處於困難時期,常夢整日為籌集善款而忙碌奔波。一天,她來到某知名企業駐北京辦事處聯絡資金贊助,接待她的是這家辦事處的主任黃雁平。當聽說關愛中心裡有二十幾位殘疾孩子需要照顧時,黃雁平說,自己不能保證公司會為一個民辦慈善機構捐錢,但自己會去關愛中心看一看,如果常夢所言屬實,他個人會資助一些錢。
黃雁平果然去了,而且將自己多年來的積蓄一併帶了去。這次邂逅讓兩個富有愛心的人走到了一起,結婚後,他們將家安在了關愛中心的院內,和那裡的孩子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大家庭。黃雁平辭去了高薪的工作,甘當通州關愛中心的司機。他在常夢的背後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援著她,也給關愛中心裡的殘疾孩子們帶去了濃濃的父愛。
黃雁平患有心臟病,一次在關愛中心重修宿舍時,因為工作繁重,黃雁平病倒了,住進了醫院。可他放心不下在建的房子,不顧醫生的勸阻,多次離開醫院,回到關愛中心檢視工程的進度。最終他倒在了工地上,再也沒有醒過來。他把生命中最後的一絲能量,也奉獻給了關愛中心。
丈夫的支援給了常夢莫大的鼓勵,常夢也更加執著地堅持著自己和已逝丈夫的夢想。
這麼多年來,常夢早已花光了父親留給她的錢以及她自己的所有積蓄,但是關愛中心的日子仍然捉襟見肘。好在,眾多的愛心幫助常夢撐起了這個“家”。
2003 年,關愛中心舉行揭牌儀式時,著名演員蔡明是嘉賓之一。不過,蔡明並未只把自己在那次活動中的露面當成一次“捧場”,當她接過關愛中心頒發的愛心大使證書時,感覺沉甸甸的。而當她瞭解了常夢的故事後,更被深深地感動了。從此,蔡明與常夢以及通州關愛中心結下了緣分。
蔡明經常對常夢說的一句話是:“你可千萬別讓我去秀,我沒那時間去秀,你要說讓我去,一定要實實在在給孩子辦實事兒。”
作為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蔡明在常夢需要幫助時經常為其牽線搭橋,關愛中心的孩子們缺電腦用,蔡明就趕緊幫忙聯絡,給關愛中心添置了九臺電腦。關愛中心的孩子做手術,她親自去醫院慰問。有時她有演出,也會叫上常夢和孩子們去觀看。
常夢說,作為一個名人,一個表演藝術家,蔡明能堅持十年去做這些事情,讓她特別感動。在常夢眼裡,蔡明不僅在電視劇中成功塑造了善良熱心的“馬大姐”,她本身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個熱心腸的“ 馬大姐”。
面對這樣的評價,蔡明卻說,常夢才是真正的“馬大姐”,“甚至她自己的孩子結婚,她一天都沒有幫著張羅,是孩子自己辦的婚禮。她為了關愛中心的孩子們,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時間、精力和情感,以及全部的愛。”
讓常夢特別感動的是,關愛中心還得到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夫婦的關心。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從工作崗位退下後,選擇公益慈善為己任,以她獨有的魅力將愛心傳遞。
在常夢的關愛中心院內有一排平房,就是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呼籲前外交官的那些大使夫人共同捐助了十五萬蓋起來的,這裡有愛心小超市、音樂室、按摩室、康復室,讓孩子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而那已不是秦小梅第一次捐助了。
之前她曾多次為關愛中心籌來大批的捐助,還常以個人名義給關愛中心帶來米、面等。關愛中心的夢雁手術後,李肇星幾次委託夫人秦小梅給夢雁送去營養品。在過年的時候還請常夢帶著夢雁一起吃飯,讓小夢雁在節日裡體會家的感覺。
眾多愛心的匯聚,為常夢的事業積蓄著能量。儘管面對過接踵而至的困難,儘管流淌過困惑辛酸的淚水,可常夢一直義無反顧,從來沒有後悔過。
很多人並不知道,常夢的父親是北京著名的民間藝人“麵人常”,而她本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她本可以繼承父親的手藝,或是從事新聞工作,抑或擁有自己的公司,成為在商界打拼的女強人。可是,擁有著無限可能的常夢,最終選擇了為素不相識的殘疾孩子們打造一個溫暖的家。這項愛心事業,一做就是2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