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填志願的時候不知怎麼腦子一抽風就選了會計。大家都說會計學了之後好找工作,為了將來,我義無反顧選擇了會計。開學了之後才知道是噩夢,還要學數學!!數學是我心裡永遠的痛,在班上經常是墊底的。更別提考研了。
當我看到我數學分數的時候驚呆了!136!沒錯!下面我就說說我這個考研小白是如何準備數學的。
作為文科妹子,我深知自己的缺點!對於數三,我是做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數三就是考同濟版的高數上下冊,線性代數,還有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其中高數佔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是重點需要掌握的內容。
在我決定考研的時候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
1.明確數學考研大綱的考點
2.針對考點掌握需要掌握的書本上的數學知識
3.練習,練習,再練習,逐步掌握解題技巧
4.做真題,進行衝刺
5.看錯題,將自己容易錯的弄清楚。
我先將所有的教材都買了回來,同濟七版的《高等數學》(上下冊),同濟六版《線性代數》,浙大盛驟《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對於小白來說,光買真題是不夠的,看不懂怎麼破。只能買幾本輔導書,買的張軍好的高數和線性代數,張靜文的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其實有些人說李永樂的書,為什麼會選張軍好的?從價格上我就買了。再次,這本書符合我的需求。每一章都說了考點,還有考研大綱,還會分析這個章節裡面每年考了那些。每一節都有輔導,書本上看不懂就翻翻,講得很詳細。
真是開始複習是從16年開學以後,每天抱著幾本書泡圖書館。數學每天花上三小時。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來。先把考研大綱要掌握的點記住,然後看書本的例題。
拿著輔導書做輔導書上的例題,都是同型別的,然後把書後面的練習題都做了,對照輔導書上面的答案查漏補缺。看章節裡面的考研題,自己先做一做,再對著解析看。再把這個章節做錯了的題目寫在本子上,不過我都不會寫答案。只寫題目,最後的時候再把這些錯題做一遍。整個輪了一遍之後,就開始做輔導後面的章節的配套練習。
暑假的時候,每天就是做練習啊。做完輔導書上的練習就開始做學校的真題。時間縮短到一到兩小時,其他時間要準備別的科目。
其實數學做著做著就會了,做多了就好了。一個字,就是練!
最後要說明的就是,一定要掌握解題技巧,舉一反三。解題技巧在做得多了自然也就會了。高數的話,要把泰勒公式掌握好,其他的求極限啊什麼的都好說了,另外高數的上冊比下冊重要些。線性代數的話,概念蠻重要。一定要掌握好概念。
數學小白還是要多花點心思的,最好是每次做題的時候是在考試的那個時間點。就說這麼多,提前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