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知縣審案

[ 現代故事 ]
乾隆年間,浙江紹興來了一位知縣,是滿族人,叫哈雷頓。

  當時正值大旱,為體恤百姓疾苦,他上任第二天便帶著師爺微服出訪。

  哈雷頓來到西門外,瞧見一頭水牛拉著一個圓鼓鼓的東西在原地打轉,便奇怪地問:“這是啥玩意兒?”

  這位紹興師爺是個混飯吃的,竟連石碾也不識,可他怕老爺怪罪,靈機一動,隨口說:“老爺,那是圓鼓。”

  哈雷頓把“圓鼓”聽成“緣故”,記在心裡。

  他們來到河邊,見兩人踩著圓滾筒,下面連著長方體的木條格,水“嘩嘩”地上來了。

  哈雷頓覺得很有趣,又問:“這是啥玩意兒?”

  這師爺卻連水車都不識,胡亂地說:“回老爺,那是走動。”

  哈雷頓這回沒聽錯,把“走動”記下了。

  他們又行了一段路,見一個農夫拿著兩個“T”字型的東西在水田裡勞作,那是在耘稻。

  這師爺說不出這農具叫啥,見木棒的一頭鉤住木軸的一頭,便說:“老爺,那叫勾搭。”哈雷頓聽了點點頭。

  為怕時間長了忘記,哈雷頓回到縣衙,便將“緣故”、“走動”、“勾搭”這六個字工工整整寫在紙上,貼在案頭。

  這天一位寡婦到縣衙擊鼓喊冤,哈雷頓命令升堂,三班衙役喊著“虎威”站立公堂兩旁。

  寡婦被帶到堂上,眼淚汪汪地說:“無賴把我抽滿水的田掘開一個口子,將水偷放到他自己田裡,害得我家稻田乾裂,秧苗枯死。我與他評理,他卻撒賴,求青天大老爺為小女子作主。”

  稻田乾裂秧苗枯死哈雷頓親眼所見,旱情確實不輕,可這偷水的事沒有證據怎麼審?他眉頭蹙緊想不出個主意來,瞥見案頭上那六個字,不由心裡一亮,問:“有緣故嗎?”

  寡婦想無賴偷水哪來緣故,便回說“沒有”。

  “那麼有走動嗎?”

  寡婦想我怎麼會跟無賴走動?忙回說“沒有。”

  哈雷頓有點火了,沉著臉說:“你既沒有緣故,又沒有走動,那麼定有勾搭了!”

  寡婦一下呆住了,半晌才連聲叫屈:“冤枉!冤枉啊——民婦雖不是名門閨秀,但也懂得三從四德,豈會做出這種傷風敗俗的事?望大老爺明察!”

  哈雷頓沒耐心了,一拍驚堂木:“大膽刁婦,竟敢誣告鄰農!秧苗枯死那是天意。本縣憐你是個婦道人家,不予追究。來啊——將她轟了出去!”

  “喳!”三班衙役大聲答應,把寡婦趕出縣衙。

補充糾錯